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2)
2017-09-21 02:28
导读:开口子,地方拿票子”的政策,在粮食主产区都难贯彻落实。只有实行分税制,才能实现谁 开口子,谁拿票子。(2)进步农业生产环节和财政补贴资金的配
开口子,地方拿票子”的政策,在粮食主产区都难贯彻落实。只有实行分税制,才能实现谁
开口子,谁拿票子。(2)进步农业生产环节和财政补贴资金的配置效率。在包干制时期,财
力雄厚的地区往往农业基础好、现有生产水平高,但增产潜力小、投进的边际生产率低;相
反,农业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往往是那些落后地区,这类地区对农业投进不可能很多。也就是
说,有能力增加投进的地区,增产的潜力不大;增产潜力在的地区,又缺乏增加投进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讲,假如进行分税制改革,使财政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在全国范围内统筹
安排,按边际生产率的原则在区域间分配,会大大进步效率。
4、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的职能体系。市
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单靠市场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往主宰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并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对农业这个特殊的基础
性产业部分而言,政府更有必要发挥职能作用。应当按照“引导、支持、保护、调控”这个
体系来转换、完善政府在农业领域的职能。
政府的第一项职能,是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帮助农民顺利进进市场经济轨道。根据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再主要依靠指令计划,而主要是通过
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办法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上逐步适
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讲,把农产品推向市场相对轻易些,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
了相当大的进展,而把农民引进市场却难度非常大,所取得的进展还差得很远。根据改革开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放十多年来的经验,在这个题目上,需要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进引导:一是引导农民面向市场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二是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需求联结
起来,实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价值;三是引导农产品产业和其他乡镇企业公道布局、相对
集中,与农村小城镇、小集镇建设相结合。
政府的第二项职能,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改善其外部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往往轻易自发地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产业,对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
低的农业来说,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农业的基础设施规模往往超过单个农业生
产经营者的范围,而且由于投资的回报率低,由多个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投资也很难有大的
进展。这也要求政府在改进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方面发挥职能作用。有了
这个共叫,我们就必须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进步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
信贷资金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比重。
政府的第三项职能,是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业既是国民经济
的基础产业,又是风险大、比较利益低的弱势产业。农业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难
以与其它产业进行同等竞争,政府必须进行保护,不然,农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走向衰退,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后果。1993年以来,国务院决定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和农业生
产资料最高限价政策。实际情况是,生产资料最高限价限不住,相比之下,粮食最低保护价
显得偏低,题目没有根本解决,保护政策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农业的保护政策,除实行价
格保护外,还包括其它很多重要内容。目前需要特别夸大的:一是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心和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有关部分和各级政府必须果断贯彻落实;二是收购农产品不得
打白条,现在银行、财政、企业在收购资金保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要继续努力;三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