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问题论析(1)

2014-07-31 01:0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问题论析(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维系   论文摘要:本文论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维系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注意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4C理论,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建议以维系注意力。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并不稀缺,那么真正稀缺的是什么呢?这就是注意力。
  一.以信息消费者为中心的4C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注意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同时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其中“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的集中与人的活动目的息息相关,而“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消费者绝大多数是上网大学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2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l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互联网的特性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而成为信息消费者,使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双向交流式演变。此时的教育客体具有绝对的主动性,而要获取教育客体的注意力,传统的“教育主体中心论”已无法适应,为此贯彻“信息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则势在必行。
  本文主张以信息消费者为中心,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4C理论:即是consumer(信息消费者),cost(满足信息消费者的需求),convenience(信息获得的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
  二从宏观角度如何利用4C理论获取和维系注意力
  (一)改革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受教育者,面对新兴的网络社会,只有改变传统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BBS功能、Email、虚拟社区、OICQ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交换,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冶教育方法现代化,不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简单搬用,而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也不仅仅涉及教育的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各各环节,包括思想信息调查环节、教育反馈环节、教育评估环节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要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环境,形成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群体效应
  调查显示,网络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知名网站,呈现出“马太效应”。(5)美国互联网调查公司2001年6月4日发布报告称,美国在线、雅虎、微软以及Napster 4个网站吸引网络美国用户驻足浏览的时间占所有美国用户上网时间的一半还多,即四家网站瓜分网民半数线上时间。为此,高校不仅仅要营造名牌效应更要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优化高校网站这个小环境,从而反作用于网络大环境。应该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文化,以高品味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论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上一篇: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