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看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3)

2014-09-20 01:39
导读:[5] 李浩. 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J].1999年全国诉讼法年会论文 [6] 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 [7] 张卫平.论民事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的法定化[J].法

[5] 李浩. 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J].1999年全国诉讼法年会论文
[6] 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
[7] 张卫平.论民事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的法定化[J].法学.2000,(2)
[8] 万鄂湘.当代司法制度与司法公正[J].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6)
[9] 齐树洁.民事司法改革研究(第三版)[M].厦门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系列.
[10] 杨春.略论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三个问题[J].载理论观察2004,(4)
[11] 孙旗.民事再审程序中的利益平衡[J].载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2] 杨静唯.对我国发动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合理性分析[J].载理论界2007,(4)
[13] 黄东耿.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J].载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6)
[14] 刘广林、张梅.浅议民事再审程序[J].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5] 方恒才.对我国民事在审程序的理性思考[J].载河海大学学报2006,(2)
[16] 孙炜.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重构之探讨[J].载商场现代化2005,(9)
[17] 张迎.完善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J].载河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8](日)三个月章,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19] 王玉辉.民事再审程序若干法律关系研究[J].载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4)
[20] 江伟.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与申请再审程序的完善[J].载法商研究2006,(4)
[21] 周晖国.论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转变[J].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2] 江伟,徐继军.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的改革[J].现代法学.2004,(1)
[23] 王亚新.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J]. 中国法学.2007,(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4] 张士勇 ,杨维梁.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价值重构[J].中国法院网浅谈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权的实现保障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弊端
上一篇:探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与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