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科技信息传播;政府主导;媒介整合;农民主体化
论文摘要:吉林省12316热线推进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果,有效地发挥了政府在“三农”传播服务的主导地位,调动起社会各方力量为“三农”服务,整合各种传播媒介以提升其传播实力,从而改变了本应作为传播主体的农民边缘化的地位研究、借鉴、推广吉林12316热线模式有利于提升吉林省乃至全国“三农”传播服务的整体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大国,农村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连续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三农”信息传播服务上还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尽管在1994年,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金农工程”全面启动,农业数据库、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农业决策、预警系统及农村信息员队伍等配套建设相继上马,但还是没能打通“三农”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是指网络新媒体信息通信网铺设到乡镇和部分村镇后,经过多次筛选加工后的信息无法直接“连通”中介用户,多数农户很难直接获取网络送传的科技信息。这个传播过程的最后一段路程,通常被称为“最后一公里”。
吉林省12316热线是全国“三农”信息服务的一个样板,受到国务院和农业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引起全国同行的关注和效仿,对12316热线传播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三农”传播服务的整体效果。
1吉林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现状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人口2 700万,其中农业人口1 300万,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68亿斤,农民人均收人4839元,粮食商品率、玉米出口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均占有吨粮的省份。吉林省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研发力量比较雄厚,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18个,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2.4万多人.目前已培育农作物、畜产品、园艺特产新品种264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200个,开发各类优质农产品上千个,名牌农产品500多个。
另一方面,吉林省的农民生活节奏缓慢,观念相对比较保守,多数农民还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状况,加之吉林省的整体经济状况决定了对“三农”传播服务的经费投人受到一定的限制,传播主体边缘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了吉林省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良种研究和良法研究不协调,耕作、上肥、栽种、植保等技术研究不协调,农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之间缺乏有效地对接通道,现有技术尚有10%^'20%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据调查,目前农户获取农技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以农技推广站(48.67% )、电视广播(30% )、图书情报(20%)和亲友间口头传播(10%)等为代表的传统渠道依赖性强,而通过专业合作社(( 6.67% )、农业企业(3.78%)和科技院所等科技含量高、服务专业化的新兴农技信息供给方式获取农技信息的农户较少Pl(调查问卷为“多选”)。
总体来看,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仍停留在被动阶段,一旦农技站的信息提供与农户生产所需的技术信息不对称,农户则很难主动找到生产所需的技术信息,从而造成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供需失衡。
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农民缺乏切实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与政府提供的其他农村公共服务相比,农业科技传播服务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需求的角度,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多元化,不同地域、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因为农民缺乏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对农业科技服务的分散需求使得农民影响公共决策的力量更弱,因此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往往被忽视,本应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服务的主体的农民,却成为事实上的边缘人。
2吉林12316热线模式的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