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

2015-02-26 01:1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提要】清代中叶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在18世纪末出现了人口
【提要】清代中叶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在18世纪末出现了人口过剩现象和人口危机,对当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清中叶的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病变,如资源短缺、物价腾涨、生态恶化、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等等,正是这些病变导致了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举步维艰。

【关 键 词】清代中叶/人口压力/经济社会病变


  关于清代的人口,近些年来学术界颇有,且成就斐然(注:主要成果有: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1982年第2期); 程贤敏:《论清代人口增长率及“过剩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国人口的估算问题》(《人口与实践》1984年第2期); 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 周祚绍:《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研究论略》(《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张岩:《对清代前中期人口的再认识》(《江汉论坛》 1999年第1期)等。)。但对清代人口,尤其是清中叶人口发展的看法却是聚讼纷纭。本文的重点在对清中叶(1741—1851)的人口压力作实证,并进而探讨人口压力对当时社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

   一、清代中叶的人口压力分析

  清代中叶是否存在“人口过剩”和“人口危机”,这在学术界争议非常之大。争论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但由于在对人口压力的分析上不够科学和全面,因而大多数论文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所谓人口压力,简单的说就是人口与资源的比例状况。由于不同的资源的内涵是不同的,因此,分析不同时代的人口压力,涉及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认为,分析处于前化时代的清代中叶的人口压力,至少应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均耕地、人均产值等一系列指标。而在对清中叶人口压力强度作判断时,既要有纵向的比较,即与中国时期的比较;更要有横向的比较,即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比较,尤其是与工业化前后的西欧的比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清中叶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

  清代是中国人口飞跃上升的时期。在清代以前,中国人口增长已经历了先秦、汉唐和宋明三个梯级。清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又使中国人口发展跃上了第四个梯级——清至民国梯级。其中,清代中叶的人口增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人口总量上,连续突破2亿、3亿、4 亿关口,到1851年达到4.3亿,在110年间增长了2.9亿, 超过了以往所有历史时期的增长量,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其次在增长速度上,年均增长率达到1.0%。其中,1741—1751年和1771—1781年两个时段, 分别高达2.40%和2.68%。虽然中国历史上个别时期的人口增长率远较清中叶高,但没有一个朝代能在一百年间维持1.0%的年均增长率。 同时期的欧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4%。而处于工业化时期(1700—1850)的英国,其人口平均增长率也只有0.8%。总之, 清代中叶的人口在增长速度和绝对数量方面都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纪录,甚至比工业化时期的英国还要高。人口绝对数量的剧增,必然给当时的社会造成极大压力。这种压力反映在人口增长率上,就是人口增长率的递减。由表1中可以看出,1801年后人口增长率逐渐递减,1741—1791 年年均人口增长率高达1.51%,而1791—1851年降为0.58%,其中, 1831 —1851年间仅为0.44%。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人口增长率还要更低(注:参见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根据这一动向,可以推断出清代在18 世纪末已存在着人口过剩和人口危机。过去有的学者常以清中叶后期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而否认当时存在人口过剩和人口危机,其实,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正是当时人口过剩产生人口压力的一个重要表征。早在18世纪,马尔萨斯就曾指出,由于“报酬递减律”的作用,越来越大的资源压力本身就会限制人口的增长。
上一篇:关于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需求二重性(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