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本源抓起

2013-12-16 01:04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本源抓起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近年来会计职业道德不断降低、假账盛行,引起人们

摘要:近年来会计职业道德不断降低、假账盛行,引起人们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反思。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是受公司经理及董事会方面的胁迫的,并且此种胁迫是造成会计人员被动参与造假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几点制约公司董事会及经理人造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传输链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特定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观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早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时就已经引起重视,那时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立信为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 信在那时就是会计之根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立信为本已逐渐被会计人员所淡忘,特别是近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已成为会计界的一大特征,究其原因,为什么会计人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制假,其根源还得从会计人员造假的动机来分析,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会计信息传输链条中,可以把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公司董事会看成是一个食物链结构。公司的董事会处在源头的地位,它将权力交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经营者负责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同时他授权会计人员记录、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会计人员将记录的经营情况交给注册会来审计,注册会计师最后将意见提交给董事会。从此链条中可以看到会计人员处在这个循环中的最低层,他既是被授予权力者又是被审计者。同时也应看到在此传输链中任何一方违规都会导致这一链条不能按正常规则运行。那么在这一链中哪一部分是使会计人员违规,职业道德下降的关键环节呢?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会计职业界的源头,即公司企业方面。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现代的企业中公司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都是授权者,而会计人员只是信息的传递者,他并没有权利操纵会计信息,而且巨额的会计信息造假也不是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作为会计人员往往是被动的受管理当局的胁迫而参与造假,他们并非心甘情愿造假,而是由于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公司的管理当局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公司的管理当局对他们的工作拥有完全领导权和管理权。正因为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它从属于企业的道德标准,而企业的道德标准又由公司的管理当局来决定。公司的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给会计人员施加压力,让其按自己的意志来做,致使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所以,面对此种境况要恪守职业道德,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据调查显示,在当今发生的会计造假问题中,近80% 的会计人员是被动参与造假的,如果他们没有受到指使、强令,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当然这并不排除有些会计人员因欠缺职业道德而主动参与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者公司的管理当局所造成的。
  二、会计信息造假动因分析一)经营管理者的造假动机在股份制企业中,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与股东的权利是不一致的,经营者负责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并做出决策,其掌握公司的全部信息。而大部分股东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管理者相比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则要少得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就给经营者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也许小小的几处财务改动就可以使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钱款流入自己的腰包,而不被股东所知。此外,股东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往往是通过单一的利润水平来评判的,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外部环境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也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经营者苦心经营的过程,当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冲击时,股东往往会认为是经营者不恪尽职守不考虑经营者的苦衷,他们之间缺乏对彼此的理解,这样就造成了经营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或为了达到一定的业绩水平来造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国有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出成绩、出业绩强令财务人员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而这种虚报往往是连环式的,上一届领导虚报,下一届领导为了体现出个人的业绩往往也虚报,而且其数额要比上一届还要多,谁都不会为了替上一届领导承担经营损失而损害自己的利益,结果造成弄虚作假越演越烈的局面。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给国有企业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完成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国有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二)公司董事会的造假动因公司董事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它对公司长远发展负责,公司的董事会本应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真实、客观,并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管理当局的经营效率,监督、评估和审核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但事实却常有悖于此。我国目前的董事会存在很大缺陷,一股独占的现象很严重,零星散户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在董事会上往往形成几个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的现象,而且很多大董事为了多获得盈余或者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而无视国家法律的存在,大肆地进行造假活动,使会计数据不是反映现实的经济业务而是反映了董事会对会计报表的要求。特别是那些经 营不景气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报表的要求更是迫切,他们为了保证公司的上市牌位就不得不在会计报表上大做文章,伪造账簿,更有甚者,他们亲自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帮助其造假。利益驱动最终使董事会推动会计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三、从根源抓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万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只有找到其因才能纠正其果,正是由于以上的一系列原因,使公司首先有了要造假的动机,才会产生胁迫会计人员造假的事实。在当今社会会计造假之风盛行时有效地制止住这一现象,就要从源头抓起。解铃还需系铃人就很好地诠释了其中的道理。试想如果每一个公司的管理者都能够做到真实合法,那会计人员又怎么会不遵守职业道德呢?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也就不必违心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将大大降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审计风险也将大大降低。会计信息传输链就可以顺畅地运行。具体如何做好这一源头的建设呢,笔者建议应从经营者和董事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制约。
上一篇:有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