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关会计盈余质量对业绩评价的影响研究(2)

2013-12-17 01:00
导读:三、基于业绩评价的会计信息主要质量特征从业绩评价的角度,盈余质量整体是指企业报告收益反映实际经营业绩的真实程度。作为评价和激励经理人的业

  三、基于业绩评价的会计信息主要质量特征从业绩评价的角度,盈余质量整体是指企业报告收益反映实际经营业绩的真实程度。作为评价和激励经理人的业绩基础,业绩基础要尽可能既敏感又准确地反映经理人行动的敏感度。为了减少会计盈余在业绩评价中的噪音,增加其信号作用,我们提出了可靠性和及时性两项主要质量特征。
  会计绩效指标可以扮演评价管理者绩效的监督角色和企业估价的信息角色。绩效评价是提供特定期间管理者的努力与行动所创造附加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会计指标的评价监督作用和估价作用对会计信息提出各自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全面评价经理人当期行动对企业的影响离不开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和认同。可以推断会计信息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在报酬契约中发挥作用要求会计信息既可靠又相对全面地对经营者业绩做出评价,相应需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估价相关的会计信息所需的质量特征存在共性或交集。
  一)可靠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受操纵的程度越轻,可靠性质量越高,这时会计信息在评价监督经营者时对其当期努力体现在当期业绩的部分计量得越准确。
  事实上,会计盈余既面对投资者又面对监督者,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在报酬契约中发挥监督激励作用和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估价作用都依赖的质量特征,是盈余有用性的基础决定因素。研究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对报酬一业绩的敏感性影响如何弥补了企业绩效评价中缺乏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的不足。
  二)及时性会计盈余的及时性(timeliness)的定义是由,Kothari&Robin (2000)提出的,描述了当期盈余包含当期经营成果或价值相关信息的程度,即面向企业的监督管理者又面向投资者在会计信息的报酬契约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之间建立了桥梁,成为业绩评价中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市场价格和回报对会计盈余做出评价和反映,当期盈余反映当期市场回报(股东财富)的程度越大,说明会计盈余的具有较强的价值相关性。从定义可以看出及时性特征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密不可分。会计盈余及时性越强,会计信息在评价监督经营者时,对其当期努力影响未来业绩的部分遗漏的越少。及时性质量特征对于发挥会计信息在经营者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关注盈余的及时性有助于提高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激励性。会计收益的信息与实际经营成果的结合程度越高,报酬契约的效益越高,企业的代理成本越低。及时性越强,说明经营者的努力(有些是非财务的)在市场上得到更多体现,如果不考虑这种市场的全面反映,仅就会计指标本身判断经营者的业绩,会遗漏经营者业绩中大于企业业绩的部分。由于及时性特征将会计盈余和股票价格和回报相联系,克服了以往研究会计基础评价指标对报酬决定的影响时对市场指标的忽视。
  四、相关研究文献述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代理人的行为不可观察时,委托人往往按照代理绩效来决定报酬,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代理成本。基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奖惩只能根据观测到的产出(企业业绩)的假设,代理合约的实证研究集中于报酬一业绩的相关性性分析。
  国外大量的相关研究集中于管理者报酬和会计业绩之间统计上的的相关关系,相关性的程度(敏感性)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下主要从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及时性的角度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一)国外的研究、可靠性对业绩评价和薪酬决定的影响。经理人薪酬的决定机制是否合理对激励经理人采取最大化企业价值的行动至关重要。董事会应该依据财务报表数字背后的经济活动进行业绩评价进而决定经理人薪酬,在决定经理人薪酬时对所有不影响公司价值的会计选择有所调整,这表明董事会发挥监督评价作用做出的努力和具有的能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一些研究致力于探讨董事会在对管理者业绩进行评价时能否洞悉盈余数字本质和产出背景,从而合理确定管理者的薪酬。Balsam (1998)的研究发现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和CEO的现金报酬正相关,且这一相关度的低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与现金薪酬的相关度,研究还表明CEO薪酬和报告盈余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操控性应计的水平。De.(1994)发现薪酬委员会采取一些作法,使CEO薪酬免于受到诸如重组支出等特殊行动导致盈余降低的惩罚。Baber et a1. (1998)则发现薪酬对盈余的敏感性系随着盈余持续性而不同,盈余中较为持续的项目在薪酬公式中会被赋予较重的权数。Gaver和Gaver(1998)提供证据指出,当盈余为正时,现金薪酬和盈余成显着正相关;但当盈余为负时情况则不同。作者认为原因可能是:董事会不希望管理者因为采取改善公司未来前景但会发生当期损失的决策而招致薪酬减少。也有研究指出,由于应计项目的盈余持续性较低,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无法看穿盈余的信息本质。Bradshaw,Richardson和Sloan(1999)发现分析师和审计人员等专业的信息使用者也不能看穿盈余中应计数字的信息本质。Core,和Larcker(1999)的研究也发现,当公司治理机制低效时,CEO会有较多的薪酬。
  及时性对业绩评价和薪酬决定影响。由于盈余只能捕捉到经理人当期行动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部分影响,根据Bushman et a1. (2000)的分析,当公司依据价值一盈余敏感性决定经理人薪酬计划中盈余的薪酬权重,可以驱使经理人在决定经营决策时,将当期行动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折现值考虑在内,避免决策短视,进而降低代理成本。Francis和Schipper(1999)、 v和发现近年来盈余反映系数有下降的趋势表明盈余的估价功能减弱;此外,Bushman et a1.及htner和Larcker(1998)发现,绩效评价中非财务指标的采用日益普遍,表明会计数字在泱定管理者薪酬上的评价功能同样减弱,这些趋势初步反映出会计盈余的估价功能和业绩评价监督功能成同向变化。Kothari(2001)预测,提供契约有用的绩效指标与估价有用的绩效指标之间具有正向的关系。Bushman et a1. (2000)以盈余反映系数直接捕捉公司盈余的时效性,发现盈余的及时性与报酬契约中的业绩评价角色存在正向关系。第一次将盈余的企业价值评价功能与管理者业绩评价功能结合进行研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 国内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对于盈余质量如何影响报酬一业绩敏感性的I研究比较缺乏。主要通过研究企业业绩(业绩变动)与经营者报酬(报酬变动)之间的统计关系,说明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否密切。从而判断经营者是否因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得到相应激励。但结论并不一致。李增泉以1998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薪与企业绩效不相关,而与企业的规模密切相关。魏刚(2000)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酬与经营业绩并不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陈志广发现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规模和法人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
上一篇: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本源抓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