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律文化视域的英美法(8)

2013-04-30 02:32
导读:[30]C. N. Tate T. Vallinder,The Global Expansion of Judicial Power,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5. [31]参见( 英) 梅特兰: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王云霞等译,商务印书馆

  [30]C. N. Tate & T. Vallinder,The Global Expansion of Judicial Power,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5.

  [31]参见( 英) 梅特兰: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王云霞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9 年版,页 34。[32]参见( 美) 约翰?V. 奥尔特: 《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33]关于刑事审判的对抗制参见( 美) 兰博约: 《对抗制刑事审判的起源》,王志强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34]参见( 美) 小詹姆斯?R. 斯托纳: 《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柯克、霍布斯及美国宪政主义之诸源头》,姚中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5]参见( 美) 弗里德曼: 《选择的共和国: 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6]( 美) 罗斯科?庞德: 《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页 9。

  [37]弗里德曼,见前注〔35〕。

  [38]F. Pollock & F. W. Maitland,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2nd ed. ,reprint ed. Cambridge,II ,p. 561.

  [39]( 英) 梅特兰: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王云霞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9 年版,页 34。

  [40]( 美) 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页 1。

  [41]参见( 英) P. S. 阿蒂亚: 《英国法中的实用主义理论》,刘承韪、刘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页 1 -119。

  [42]参见张芝梅: 《美国的法律实用主义》,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页 36 - 100;

  [43]( 美) 罗伯特?D. 萨默斯: 《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柯华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年版。

  [44](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页 199。〔44〕 ( 美) 哈罗德?J. 伯尔曼: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 I 卷,贺卫方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页 7 - 10。

  [45]参见( 美) 罗斯科?庞德: 《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页 46。

  [46]( 英) 谢利?洛克伍德编,约翰?福蒂斯丘著: 《论英格兰的法律与政制》,袁瑜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47]J. M. Kelly,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Legal Theory,Clarendon Press,1992,p. 233.

  [48]参见( 英) 戴雪: 《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版,页 231 -245。

  [49]王健: 《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晚清西方法的输入与法律新词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页 31 - 186。

  [50]参见( 德) K. W. 诺尔: “法律移植与 1930 年前中国对德国法的接受”,李立强、李启欣译,《比较法研究》1988 年第 2 期,页 58。

  [51]参见博良: “美国商标、商标名称、版权和专利在中国”,载王健编: 《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页 259 -267。

  [52]参见《清史稿?刑法志》。

  [53]参见吴经熊、黄公觉: 《中国制宪史》,商务印书馆,1937( 上海书店 1989 年影印本) ; 聂资鲁: 《美国宪法对近代中国立宪的影响》,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 夏新华等整理: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4]参见( 美) 康亚信: “中国比较法学院”,张岚译,载高道蕴等编: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增订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页 579 -655。

  [55]参见翟志勇主编: 《罗斯科?庞德: 法律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页 309 -352。

  [56]参见何美欢: 《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

  [57]参见徐红菊: “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美国化? ———美国模式的影响与走向”,载《清华法治论衡》第 14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页 287 -311。

  [58]参见储育明、朱庆: “公司法‘一体化’视野下的独立董事制度: 定性、困惑与思路”,载清华大学商事法研究中心编: 《经济全球化中的公司治理与公司一体化走向》,21 世纪商法论坛?第十一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待出版) ,页 467 -474。

上一篇:两岸三地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