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监念
监管理念是监管工作的重要思想、观念和原则。
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是什么,或者说,有没有明晰的监管理念?有专家认为,从中国的发展经历来看,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是缺乏或模糊的。如果专家所言是实,那么可以发现,这样的理念实际上存在许多违背法治精神之处,如:不能充分体现权利本位的观念;不利于公民权利(私权利)实现;权力与责任不统一;权力缺乏法定依据,与公民权利的界限不清晰;法规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不足;对权力的控制、制约不足。
必须按照法治的理念树立监管理念,把维护者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思路是:维护投资者利益是重中之重;而要维护投资者利益,就必须建立有效、公平的证券市场;有效、公平的证券市场的建立,有赖于建立公正、规范的监管机制。在这里,公正、规范的监管机制构成了监管理念的制度化基础。
关于监管理念的具体含义,见仁见智。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可以说是在一定阶段下对监管理念的一种权威性阐释,对提高我国监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其内涵,是目前的当务之急。1998年9月,国际证监会组织在其制定的<证券监管目标与原则》中提出,证券监管的目标有三:保护投资者,确保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减少系统风险。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监管理念的另一种国际性诠释,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2002年夏,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投资者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第一次提出“股权”的概念,呼吁以充分体现投资者权益的股权文化的培育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股权文化”概念的提出,无疑反映了监管机构对监管理念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范围上的思考。
三、监管工作的执行
(一)完善制度,有法可依。这是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基础与前提。同时,这也是随着市场和法治的发展,管理方式由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转变的必然要求。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
1、法应为善法。法规应该以实现正义为目标,具体而言,证券监管的法规必须符合证券市场的客观规律,符合和法律,有利于保障权益、加强规范、促进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待完善之处。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现象日益严重,某种程度上与监管法规、政策的不合理和脱离实际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度缺陷人为地制造了违规。必须按照法治原则,对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清理,废除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