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初探

2015-04-27 01:44
导读:法学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初探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文关键词】:劳资
【论文关键词】:劳资关系;工会建设;集体谈判;协调机制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已出现比较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缓和劳资矛盾,优化劳资关系,工会等社会中间层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时也是政府本质和其社会治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劳资关系协调题目的解决才具备基础和条件的条件,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建设。   
  引言
  
  在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的***化程度以及劳资双方的实力对比,始终影响和制约着劳资关系的状况与格式,决定着劳资关系发展。纵观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趋势,有学者将劳资关系演变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现正处在第四阶段,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社会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劳资关系的总体态势是缓和中有对抗,对抗中求制衡、求合作、求双赢。本文试通过现实需要分析、历史经验启示及应对法律机制探讨三个部分对新时期中国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做初步的探究,希看对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有些微参考价值。
  
  一、现实需要
  
  任何一种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其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更是如此。转观我国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已经建立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契约化的劳动关系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来的计划行政化劳动关系。这在我国的传统企业关系中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致使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权利矛盾不断增加,而且一直没有缓和的迹象:
  ——就业形势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0%、4.1%、4.2%和4.2%,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为历史较高水平。
  ——产业伤亡事故未能遏制。2004年1—8月,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8513起,死亡9216人,同比增加830起,死亡增加673人,分别上升10.8%和7.9%。其中,煤矿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2421起,死亡4205人,同比增加403起,增加323人,分别上升20.0%和8.3%。
  ——劳动争议案件持续激增。2006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4万件,比上年增长20.5%,涉及劳动者74万人。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9万件,涉及劳动者41万人。
  近几年,各地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近千亿元。大庆等地爆发了震动中外的重大工潮,极大地影响了劳动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稳定。而近几年的大型的矿难案件的频繁程度似乎已经让我们习已为常。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错综复杂。由于企业经营者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侵害劳动者正当权益的行为屡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迫切希看政府、工会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加强沟通、协调与相互监视,创造***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因而,我国在现阶段建立和推行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已不容迟缓。
  
  二、历史启示
  
  从我国的关于劳动立法,劳动权益保障及劳资纠纷调节的实践和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演变的历史看,协调现阶段新时期的劳资关系我们必须留意的几点:
  1.独立的、作用强大的工会组织是协调劳资关系必须的。西方国家的工会是自发性的群众组织,由劳工自愿组成,成员进退自由,工会领导人也是劳工的一部分。工会的出现改变了单个劳工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的局面,使劳方在与资方交涉与谈判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为争取劳工的利益发挥强大的作用。?????2.集体谈判是代表雇主和雇员利益的团体之间的博弈或决策过程,它应用一系列经过双方或社会认同的规则来约束工资、就业关系。工会的目标主要是进步工资和增加工会成员的就业,工资和就业是工会同雇主之间集体谈判的结果。
上一篇: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