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德治的调和(3)
2017-03-23 01:03
导读: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法律的立意和回宿是为了公正,公正也可看作是道德要求的范畴。法律实施的过程是个机械过程,它必须以道德作为基础。而且,一个
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法律的立意和回宿是为了公正,公正也可看作是道德要求的范畴。法律实施的过程是个机械过程,它必须以道德作为基础。而且,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范被纳进法律规则的数目。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性,而是基于个人的自主的创意和决心规范自己意志以及人们的相互高尚而建立的准则,它主要诉诸良心,明辨善恶,是居于人的内心自律。“法律不考虑潜伏的动机如何而要求对现行规则与法规进行外部服从,而道德则求助于人的良心。道德规则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首先是根据伦理责任感-而行为,它还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往追求善。”(「6」法治的实现只有通过立法者、执法者、遵法者将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体现在法治的活动中,使法律与道德的精神协调起来,使法律得到道德的内化力的支持,让法律精神同道德精神一起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会成为可能。一般地说来,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要比法律广泛。法律难以触及人的心灵,解决不了人的思想,而德治的落脚点在于人心,在于人的思想自觉。法律解决不了信仰、价值观题目,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法律不可能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统管起来,而必然留有一些领域由道德来治理。道德是指导和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气力,道德的相对独立性是道德的社会价值能够发挥出来的条件。道德建设中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依靠教育、引导、培养和熏陶,辅之以相应的社会治理制度和法规约束,努力倡导和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和确立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以排解引导为桥梁,以阵地建设为依托,以强化治理为手段的新机制,使一些公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再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改变人们的旧习惯,推动社会的不断文明和进步。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需要法治和德治的同一。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知趣结合、民族性与性相结合的潮流。”「7」在一定意义上,市场就是法治经济,这主要表明对经济的和作用的密切关系。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搞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或法治。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引导、促进、保障和制约作用。法律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固然法律对经济和社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我们也应熟悉到,法律是概括的,它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而实际生活却是具体和千变万化的,因而法律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法律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8」法律的这些缺陷,弥补的手段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渗透于经济、、行政、文化、、习惯、传统和***的思想观念和准则。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往执行和适用,假如一个法律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与道德紧密联系的法律呢,也就很难想象法律会得到有效实施。另外,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尽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假如社会成员缺乏遵法的思想道德风尚,没有他们对任何违法行为的道德上的抵制,法律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再者,法律的不健全和存在漏洞,假如社会成员缺乏最少的道德水平,就会做出不违法却又有害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影响社会的健康有序的。最后要提及的是,官僚***的滋生,一是法治观念的淡薄和官本位思想的突出,以为法律是”专管老百姓“的,二是道德约束下降,心理防线溃堤。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和法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法律推动和影响道德的发展,通过道德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并弥补法律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