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我国刑事立法的相关伦理考察

2017-04-12 01:08
导读:法学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刑事立法的相关伦理考察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丁英华 李新华    内容提要:伦理是刑事立法的重要基础,符

丁英华 李新华
    内容提要:伦理是刑事立法的重要基础,符合伦理则是划定犯罪圈的基本要求。我国刑法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个罪以及环境犯罪等类罪的立法中存在着与相关伦理的不协调问题,应予以重视和调和。
    关键词:伦理 犯罪圈 刑事立法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与伦理通常是有着严格界限的,但这仅是就法律的适用与遵守而言的,是在法律规范之内来看的。立法则需要站在法律规范之外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观察,其目的是要从近乎混沌的伦理规范中划出一条清晰的法律边界。因此,如何划定法律边界、如何立法自然要受到伦理的极大影响。在刑事立法上,伦理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立法是否合乎、顺应伦理应当成为检验刑事立法是否科学的标准和划定犯罪圈的基本原则。[1]
    一、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考察
    《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从该规定可见,该罪犯罪圈的划定体现了严格的数额标准。[2]言下之意,如果销售金额达不到5万元标准的,即达不到数额较大又无其它情节者就可以认为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因此数额较大实际上就成为了划定罪与非罪的界限。这样的规定固然是出于立法技术与司法便利的考虑,但却使得该罪的立法初衷大打折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刑法确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基本用意在于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管理秩序[3] ,其背后的指导思想是确立和维系公平、信用的经济伦理,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无疑正是经济伦理所坚决摒弃的行为。从本质属性上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论数量多少,均已破坏了这一立法追求。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刑事立法对这样的行为通常是作为犯罪来处理的,而并不局限于数额的要求。从我国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在司法实践中5万元成为了该罪的基本门槛,被严格掌握,即犯罪数额达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就构成犯罪,反之就不是犯罪,只是作为违法行为处理。如此则二者之间已不是量的差异,而是成为质的区别,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存在疑问的。人们不由得会问: 5万元与4. 9万元之间真的就是质的区别吗? 这样的考问是合乎情理的,也是不易回答的。可以看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错误地将《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犯罪的量的属性上升到犯罪本质属性的高度,不但引起了人们理解上的难度,也带来了司法实践上的困惑。
    就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而言,划定该罪的犯罪圈首先要贯彻的是立法符合并受制于伦理的基本原则,然后才能考虑下属的量的原则,即按照不同的量的等级处理的问题。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法律给予否定的评价是符合伦理的要求的,符合对犯罪的质的评价。如此,符合划定犯罪的基本原则的条件成立后,再从不同的数量出发考虑不同的法定刑就是合乎规律的。
    因此,划定本罪犯罪圈的正确途径依然在首先把握行为对社会经济伦理的危害本质,然后再去考虑行为量的因素。如果不加区分、不充分地考虑其中的伦理因素,就断然给予评价,归入或排除于犯罪范围,是不符合伦理的、不妥当的。 大学排名
    二、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考察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近年在我国呈高发势头,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其中固然有该罪演变发展的自身因素,但立法与司法的错位,导致与经济伦理的背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客观地说,该法条的规定是较完备的,但问题在于罪状的设计较为模糊。何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刑法里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结果导致了一些地方司法实践中把某些民间借贷行为都放进这个罪里,许多个案根本不考虑经济主体吸收资金是以非法从事资本、货币经营为目的还是为解决自身发展需求。这种做法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严重违背了经济伦理的要求。刑法设立本罪的目的原是要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立法与司法对现实经济伦理的背离却导致了该罪在实践中的种种异变。“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是非常普遍的。不仅有公民之间相互借贷, 而且有企业及其他组织集资建房、修路或者开展公益事业,以及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出资入股等情形。这些虽然也体现为吸收资金并且也有利益回报,特别是公民之间的借贷一般都约定有利息但并不违法,也不需要银行管理机构的批准。而且,这些借贷行为还受到合同法的保护”。[6]“从本质上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名的扩大化必然导致对金融机构垄断的强化。从长远来看, 这样做不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会阻碍民间借贷的正常发展。”[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从伦理的角度看,即使有人争辩认为本罪的刑事立法也体现了对于经济秩序、经济伦理的保护,但充其量保护的仍然是人造秩序,与自发秩序比较起来,人造秩序毕竟是第二位阶的,绝不能以牺牲经济伦理来换取一时的垄断利益与垄断优势。从长远看,这样的牺牲必将是得不偿失的。活跃金融市场,便利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符合经济伦理的自发秩序,而刑法的如此规定必将妨害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是不合适的。融入WTO之后,我国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必将进一步全面开放,市场规律已经提出了让资金流动更加充分的要求,而该罪的存在将显得愈加的不合时宜,将成为民间金融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考察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己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国有资产管理环节薄弱,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有鉴于此,立法机关在修订刑法时有针对性地增加了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罪名,作为惩治此类犯罪、保护国有资产的重要法律武器。《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些有利于实现产权保护责任化,促使国家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尽职尽责。”[6]但是,由于立法理念上严重的国家本位主义思维惯性,在立法上设立私分国有资产罪时没有充分考虑划定犯罪圈应遵循的伦理因素,使得该罪表现出一定的含混与不明确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结合“私分国有资产罪”罪名与相应刑法规定分析,不难看出本罪所体现的是一种对国有资产予以特别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否则,就应该还有私分集体资产罪、私分他人财产罪或将此罪名定为私分公共财产罪、私分公私财产罪。这样的立法指导思想根源于长期以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观念,根源于集体本位、义务本位的社会传统。私权意识在中国长期没有市场,没有生存的空间与土壤。如果在计划经济时期,这样的立法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依然在立法上体现出对同样是市场主体的公、私各方财产的不同样保护,则既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又违背了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基本经济伦理要求,其立法目的将难以实现。由于立法理念的内在矛盾,使得受到特殊保护的国有资产并未能确保安全,国有财产在现实中往往成为最容易受侵犯、最缺乏安全性的财产。由于所有者的缺位、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国有财产在人们观念中的真实地位,远远低于公民对于自己私利的追求。甚至有学者慨言:“现实与法律背道而驰:一笔资产一旦被界定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它的安全性马上就岌岌可危了。”[7]
    本罪的立法本意是要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强化这种已经远高于集体和私人财产的保护模式。但问题在于立法者忽视了公司财产权与国家所有权的内在悖论,违背了正当的经济伦理,片面认为只要政府积极推行产权界定、产权明晰工作就可以消除这样的悖论问题,但是实际的结果是,内在的悖论难以消除,同时产权界定又为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者提供了新的可以化公为私的机会:他们既可以借助界定程序赋予的法律优势,排除集体公司或者私人的诉讼挑战,在本应是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维持或强化一种“脱离所有权监控的控制”;同时又获得了操纵规则的充分空间,从而得以保持原格局下的既得利益,甚至以新的方式化公为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态势而言,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革命,给社会结构、利益分配与社会观念都带来了空前的冲击,新的社会经济伦理已经逐步形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正是在这样的立法背景下出台的,其立法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以刑罚的强制手段打击遏制实践中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保护国有资产。然而善良的初衷未必能带来美好的结果,目的的正确性也不能确保手段的正确,实践中对于私分国有资产的执行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很多合乎经济规律的行为被作为犯罪处理,同时也有很多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人因为立法规定的欠缺而逍遥法外。严酷的现实再次提醒我们,越是在这种态势之下越要放宽视角,使保护国有资产的手段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客观要求,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四、对环境犯罪的考量
   

[1]  

    上一篇:浅析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