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5)
2015-09-17 01:15
导读:??25.除开头和其中几页例外,其余每页另加挂四个超级链接,供读者自行选取前进方向。文中若干网页的设计非常突出,画面全黑或全白,定时连接的附加
??25.除开头和其中几页例外,其余每页另加挂四个超级链接,供读者自行选取前进方向。文中若干网页的设计非常突出,画面全黑或全白,定时连接的附加设定已拿掉,因此无法自动带领读者离开,而当读者正疑惑是否画面设计有误或传输出错,鼠标箭头光标在黑暗或白茫茫世界中胡乱摸索的当儿,箭头碰触到什么,突然变成按钮手指光标(一般预设),读者这时才明了背后藏乾坤,原来作者以全黑或全白的颜色设定超级链接,完全溶入画面,而造成视觉和理解上的冲击。同样的技巧后来又出现在黑洛(CurtisHarrell)的〈梦魇、游荡、父亲、歌〉("NightmareWandersFatherSong")。整首叙事诗全由黑暗画面做为串场媒介,读者必须在黑漆中摸索怪异图形的连结点。黑暗里摸索的阅读动作与梦魇的主题精神相契合,艺术效果相当强烈。
??26.定时连接的巧妙运用和上面举例的独特超级链接,为互动阅读的形式美学成就向前推进一小步,《漫游网际》于是成为超文本讨论的经典范例之一。
??五、以3D虚拟实境为阅读接口
??27.?新一代超文本作家狄勒缪斯(JayDillemuth)声称受不了单调表现形式的「传统」超文本作品,并强调:「我们确信超文本文学必须更能吸引读者的投入,才不至于被淘汰」(Jana1998)。基于这个信念,狄勒缪斯和伙伴创作了上第一部「3D虚拟实境」文学作品,叫《葫芦-X》(Holo-X)。作品除入嵌入互动的3D环境,还使用多种业已成熟的超文本功能。
??28.《葫芦-X》文本开头是一个3D房间,正面坐着女主角「荡女」(S.L.U.T.,SorceressofLanguageinUnchartedTerritories),大剌剌摆出各式挑情动作,读者可藉由碰触她的身体部位,而引发她的文字讲谈功能,当然也极尽挑逗之能事,另外还谈及药物、网络等议题。设计者相当用心,网页重新整理之后,荡女的对话内容会稍有变化。读者可进入房内游走,翻看荡女的日记或打开室内的机,或听几首荡女所属乐团的歌曲。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9.《葫芦-X》的限制级演出,摆明挑战传统的「爱欲」阅读心态。交互式的虚拟环境设计,将读者带入新的情色感受领域,并刺激读者重新思考:「在3D虚拟情色空间里进行角色扮演的性幻想游戏时,虚拟环境担任什么角色?」。{6}《葫芦-X》的导读部分另提到制作群幻药心,尝试将这部作品变成第一枚「数字幻药」(digitaldrug)。制作群相信心理幻觉未必一定要藉药物刺激才能达到,数据也可做为药引,透过视觉输入大脑而得到同样效果。
??30.融合2D动静态图案的超文本创作已蔚为风气,再添入3D环境似乎也不足为怪。《葫芦-X》的3D阅读接口并非完美,但仍可当作范例。如《纽约时报》书评点出:「《葫芦-X》让我们对超文本的未来眼睛为之一亮。」(Mirapaul1998)
六、随机路径
??31.前面提到荡女的对话内容会因网页重新整理而起变化,这现象主要是由具随机组合、挑选作用的程控。《雅虎》或《蕃薯藤》之类的商业搜索引擎网页上,同一页的商业广告会因重新整理而自动更换,也是利用类似的随机程序。这个随机的表现形式在摩斯洛坡的九九年小说新作《里根图书馆》(ReaganLibrary),有更繁复而且出色的。《里根图书馆》的文字内容是道地的后拼贴,情节阙如,甚至连主题思想的综合整理也难以进行。它的后现代叙述不容易消化,超现实3D景观却值得驻足品味,还允许读者进行三百六十度的环视。风景内的某些物体嵌有超级链接,与3D景观相配合的文字叙事行间也安插一般常见的纯文字连结。乍看之下,这些连结设计并无多少创新之处,待读者进行来回换页或重新阅读,才发现每次来到同一页,文字内容并不尽然相同。奥妙之处源自于超级链接引发随机组合功能的程序。再进一步比较,不难发现这个随机成分的添入,已将后现代作品的固定文字拼贴提升为动态的随机组合拼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2.《里根图书馆》的随机组合原理大致如此:点选景物超级链接,进入下一幕景观,并引发程序随机组合部分叙事段落或段落中的部分文字;若点选纯文字超级链接,则会连结到任一经程序随机挑选的文页,同时又引发程序随机组合部分叙事文字。摩斯洛坡的程序能够自动创造上百个以上的随机组合和挑选可能,数量虽非无限,但以一般阅读能力估计,已不太可能在重读同一页时得到相同内容。因此以形式千变万化(multi-form)来形容亦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