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阳干刚健,阴干柔顺。十个天干分别代表了十类易象,同时代表了十类美德,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当中的“比德”思想大概也来源于此。《滴天髓》中有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以自然来比附人生。比如,任铁樵在《滴天髓·真神》篇中举了清代宰相刘墉的8宇,“甲子、丙寅、己丑、甲子”。这个8字以十干易象来看,正好构成了一幅初春冰雪消融、暖阳高照、大地复苏、树木生发等一片欣欣向荣的风景画面.这样的人自然也是道德高尚、富贵悠游的好命之人。命理如此,艺术不也这样吗?“艺术的创作,是成立于人与自然的接触线上,而伟大的艺术品,常表现为人物两忘、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的艺术观是建立在自然与人生一体的理论原则之上,人生与自然共同遵循阴阳流变的“道”的规律。而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大概不超出《滴天髓》中这十个天干所代表的象与德。阴干和阳干分别代表了优美和崇高的美学范畴,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南北两宗则分别倾向于阴干和阳干的精神气质。
《滴天髓》中的第一个核心观念就是阴阳成象.而第二个观念在于气机变化。甲木并不总是崇高伟岸的形象,还要看它所处的时机。《滴天髓·理气》篇讲:“理承气行岂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古书把十个天干在每个月的衰旺情况分为十二个阶段,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和养,根据这十二个阶段来判断旺相休囚的状态。是故甲木须在春天荣发,而易在秋天枯萎。这种气机变化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宋代画家郭熙论山的画法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明代画家沈周画了大量的关于常熟虞山的山水画,因为这座山多变。春夏秋冬.风雨雪晴,一日之内,虞山时红时绿,时荣时枯,风貌不断的变化。沈周经过长期的体会与磨练,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南朝画家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大概包含“气机”这个因素吧。
二、流通与争战
五行生克原理,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滴天髓》中讲到八字的组合关系时,非常强调五行相生的流通关系。《滴天髓·干支总论》篇讲:“始其所始,终其所终,富贵福寿,永乎无穷。”任铁樵举了两个例子:“戊戌、庚申、癸亥、乙卯”和“甲子、丙寅、己巳、辛未”。这两个八字的共同特点是,无论天干,还是地支,都接续相生,并且地载天,天地同流。这两个人皆高官厚禄,子孙满堂,寿至九句,可谓完美。这种八字组合,令人拍案叫绝,与其说他们命好.不如说这两个八字流通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