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1)(6)

2014-03-10 01:12
导读:[9]Chris Ryan and Jeremy Huyton.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3):631-647. [10]David Jamison. Tourism and ethnicity :The brotherhood of coconuts[J]. Annals o

  [9]Chris Ryan and Jeremy Huyton.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3):631-647.
  [10]David Jamison. Tourism and ethnicity :The brotherhood of coconu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4):944-967.
  [11]Susan R Pitchford.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1):35-52.
  [12]Pierre L. van den Berghe. MARKETING MAYAS Ethnic Tourism Promotion in Mexico[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3):568-588.
  [13]Robes Yiping Li. 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14]Pam Dyer,Lucinda Aberdeen,Sigrid Schuler. Tourism impacts on an Ausralian indigenous community:a Diabugay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2003(24):83-95.
  [15]Ngaire Douglas. APPLYING THE LIFE CYCLE MODEL TO MELANES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1):l-22.
  [16]Claudia Notzke. Indigenou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Alberta,Canada:Tentative Engage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2004 (1) :29-55.
  [17]Alan A Lew. Tourism management on American Indian lands in the USA. Tourism Management[J],1996(5) :355-365.
  [18]陆军,潘善环.***视野中的民族旅游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58-62.
  [19]周俊满,陈芸先.区域性民族旅游开发条件与策略分析——旅游人类学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6):126-128.
  [20]郭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规划新思路[J].中华文化论坛,2005(2):130-134.
  [21]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1-113.
  [22]徐红罡,田美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治理模型初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4(2):136-141.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3]殷群.大理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07(1):5-7.
  [24]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4):45-48.
  [25]熊辉,彭重华,朱明.湘西侗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7(1):44-46.
  [26]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5):47-51.
  [27]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39-143.
  [28]田美容.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2-19.
  [29]贾银忠.香港回回与民族地区旅游市场营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9-11.
  [30]王冬萍,阎顺.1998-2000年新疆国内游客调查分析——兼析新疆旅游市场的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3(3):68-72.
  [31]车婷婷,肖星,黄栋.西北地区县域旅游市场分析与猜测——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甘肃农业,2005(2):44.
  [32]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J].
  [33]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题目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118-121.
  [34]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180-183.
  [35]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40-43.
  [36]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3):97-103.
上一篇: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治理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