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方现代性理论的批判维度及其问题(6)

2015-08-08 01:30
导读: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观点则认为自由主义走向国家主义和专制的原因在于启蒙中存在两种理性主义,那种抽象的普遍化的主观理性幻想在彻底认识事物基础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观点则认为自由主义走向国家主义和专制的原因在于启蒙中存在两种理性主义,那种抽象的普遍化的主观理性幻想在彻底认识事物基础上来实现自由行动,主观地安排的社会组织生活,取消了经验理性,是走向管制化的现代社会的根本原因。
  4、现代社会合理化理性特征的基础在于主体中心理性。
  现代社会既是交换价值理性和政治权力工具主义扩张的结果,也是建立在传统理性基础上被构造的,它本身体现出这种理性化的特征。这种理性化特征奠基于启蒙的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模式,即主体以自我维持为中心,以主观化的因果理性作为权力的合法根据,把统治内部世界和外部自然作为绝对生活目的,与传统权威斗争。自然被当成了单纯的客观实在,主体成了单纯的精神,人与自然绝对的对立起来,存在物的复杂关系被有思想的主体当成无思想的对象排斥,掩盖了人的自然性一面。科学合理化的结果产生了万能的思想,这种脱离多样化经验和人本身自然性的专横的理智和贫困的思维,把一切纳入到形式逻辑化的、量化的必然性世界框架之中,一切都被视为可以相互代替、根本上没有质的差别的、可支配的有用物。僵化的思维成了独立自主的过程,事物似乎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必然性的王国与自由王国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数量上的、机械的,片面化的自然界变成了极权的力量。尽管个人有限的自由被夸大为完全的自由和自主,在现实中,放弃了旧权威的大多数个人实际上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必须顺从的新的外在力量,自由经济下的劳动、极权国家的强制、社会等级关系装扮成经济事实的自然必然性和理性化的道德命令,成了新的权威。过于主观化的理性作为有目的的行动主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工具——即工具理性,它本身的辩证法在于:从与外部自然界力量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自我,是自我维持和工具理性造就的主体,这种主体依靠服从自然支配自然,使世界失去魔力的同时,主体也学会了凭借主观构造的绝对必然性掌握自己,把其他主体变为统治对象,使内在自我客观化,对自我本身越来越不清楚。自我维护的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进行自我否定,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为代价,把自我物化的状态作为支配和摆脱自然的手段。由于否认人的自然特性,手段作为目的被提高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只是导致熟练地支配自然,还导致自然意识的丧失、生活目的混淆、意义的崩溃、冷漠和互不关心。自我的拯救只有采取受强制的方式,做出过分的牺牲,才能对付牺牲。这种自我主体得到了一切,但是也失去了一切。统治的理性把牺牲变成了信仰,也要求受奴役者牺牲,结果导致了从摆脱了旧的权威统治走向新的权威统治,最终丧失了主体的自由。 大学排名
  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基础的另一方面是自然主义和生命哲学的非理性,它以自然有机共同体和生命本能作为价值真理,反对以主体中心理性为内核的个人主义。但是两者之间在承认自然的统治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别,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承认绝对自然真理的存在,只是在认识真理的方式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前者坚持通过推理和经验可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后者认为真理可以通过直觉、本能直接显示在人的意识之中。在非理性的自然共同体和国家权力等级体系之中同样具有使个人被强制服从的主观虚构的必然性。求助于理性前提的非理性哲学只是主体中心理性的另一面。
 三、性的重构
  现代是一个矛盾的世界,冲突是它的基本性质。既然如此,现代性的重构就不能停留于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矛盾的构想上,重构现代性只能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矛盾斗争的过程。首先,现代性的批判集中到现代社会的合理化特征,必然导致对理性本身的重新构造。以个人主观性为核心的主体理性走向虚假的客观理性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经验理性。阿多诺和本雅明一同强调非同一理性、多种相互矛盾的概念的共同运用,维护现象的异质性,放弃寻求形而上学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主观预断。[12]他们主张和模仿式的意识活动可以克服主观化理性,使个人的意识消除对“精神的他者”的损害,真正表达和社会性。在阿多诺强调,主观性及其所虚构的冷漠的必然性表现了对活生生的生命的漠视,极端地表现了对具体性的消灭。奥茨维辛之后,精神不得不逃避绝对概念的统治,进行自我反思,“这明显意味着,如果思维想成为真实的,特别是今天成为真实的,它就必须也是一种反对自身的思维。……躲避概念的极端性。”[13]为了逃避理性走向自己的反面,后结构主义认为必须揭露它自身内在的悖谬,在主观理性自身中进行瓦解和重构。
上一篇:思孟心性说简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