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向终结存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7)

2015-10-09 01:05
导读:如前所述,“存在到头”体现了一种线性的死亡观:死亡是此在直到生存的终点才会遭遇的事件,因而死亡“存在”于生存之外。而“向终结存在”所体现


如前所述,“存在到头”体现了一种线性的死亡观:死亡是此在直到生存的终点才会遭遇的事件,因而死亡“存在”于生存之外。而“向终结存在”所体现的则是生存论的死亡观:此在每时每刻都处在“向终结存在”之中,或者说,死亡作为终结向来而且始终“悬临于此”,因而此在于本真的存在之中每时每刻都能够保持其为整体之能在。换言之,“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17]此在从而不仅能够将其整体能在带到自己的面前,而且在向死而在之中本真地生存在世,因为本真的向死而在即是向着可能性存在。

由此可见,死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可能性。

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向死而在就是向一种可能性而在。但是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同于任何事物的可能性。在操劳中,事物的可能性是越少越好,直到实现了也就没有了可能性。而死亡这种可能性不能这样实现。在向死存在中,“这种可能性就必须不被减弱地作为可能性被领会,作为可能性成形,并坚持把它作为可能性来对待”。[18]一句话,向死而在不是去实现死亡,使它不再可能,而恰恰相反,乃在于始终让这种可能性保持其为可能性。所以,虽然此在总有一天不再存在,但它永远也没有“存在到头”的时候。只要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而将死亡保持其为纯然的可能性,它的存在就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逐渐暗淡褪色乃至消逝殆尽,而于每时每刻都是能在。由此可见,当且仅当此在通过“向终结存在”即“向死而在”而保持自身为可能之在时,此在“终结”于可能性,它无时无刻不是一个能在之整体。

然而,如果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这意味着此在只能听到常人的“闲言”而不可能听到本真的话语,因而任何外在的声音都不可能打动此在的心,我们如何能够使此在自己把自己呼唤回到自身?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必须让此在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发自此在的内心,它是此在的心声。这心声就是“良知”。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因篇幅所限,我们“跳过”“良知”,讨论“时间性”。当然不可能对时间性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而是从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出发,探讨海德格尔时间性概念与死亡的关系。



四、死亡、此在与时间性



死亡与时间性密切相关,可以说非由死亡不能引出时间性的概念,非由时间性概念不能说明死亡这一生存论现象。

《存在与时间》到处充满了发前人未发之发人深省的思想,死亡概念与时间性概念则最为突出,而这两者亦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存在到头”为核心的沉沦的死亡观乃以流俗的时间观为基础,而以“向终结存在”为核心的生存论死亡概念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生存论的时间性概念。由此,《存在与时间》(已完成的部分)从此在“去存在”的“去”开始,“终结”于“将来”的“来”,以此一“去”一“来”而彰显出此在生存在世作为能在的内在张力。[19]在《存在与时间》中,此在“去存在”的生存论机制,Sorge以“先行”为核心的整体统一性,时间性以“将来”为核心的基本结构……,逐层深入,一脉相承,揭示了时间性作为解答存在问题的先验视域,说明了终有一死的此在恰因其有限性而成就了基础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与传统的时间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植根于“过去”,前者则奠基于“将来”。

传统的时间观表现为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而无限绵延的线性结构,看似定格于当下的现在,无限伸展到“未来”,实则植根于“过去”:在此时间框架之下,过去推动着现在,现在延伸到未来,归根结底由过去所决定,实际上是没有“未来”甚至没有“现在”的。这不仅符合以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为对象的自然观念,亦是传统形而上学目的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把ousia(实体)规定为totieneinai(tobewhatwas):“是其所是”――其中的“所是”用的是过去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以“过去了的存在”(gewesen)即“本质”(Wesen)作为从存在论到本质论的过渡。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此在之沉沦表现在形而上学之中,就是以过去为指归的目的论,故海德格尔称之为“在的遗忘”。
上一篇: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