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问题的研究综述(6)
2017-08-13 02:56
导读:思路五: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要有四大突破 1、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大的突破(1)要树立的教育发展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
思路五: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要有四大突破 1、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大的突破(1)要树立的教育发展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2)要转变教育的增长方式。必须把教育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转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规模教育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这是教育发展的潜力所在。 2、必须在管理体制上有大的突破。(1)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统一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及加快与之相关的体制改革,明确农村教师工资上划后乡镇的办学责任,保证其办学积极性不受影响。大力推动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工资结构制,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切实把好教师人口关。(2)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体制。要确保县级财政主要承担教师工资的保障任务,对财力不足的,实行中央、省、市转移支付予以补助。省级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校舍建设资金的配套和管理工作。县级财政要按照“尽量让利于乡镇”的原则,做好县乡财政体制的调整工作,乡镇应当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地制宜,帮助和扶持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积极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团体与个人捐资助学。 3、必须在投入政策制度上有大的突破。(1)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方财政对维持政权运转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社会事业的最低保障能力,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2)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既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包括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各级财政(包括中央、省、市)每年都应当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份额的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用以加大对乡镇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乡镇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承担起各级政府应当承担的份额。(3)要强化宏观调控,切实解决教育的投入结构问题。 4、必须在管理改革上有大的突破。(1)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优化布局结构。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提高规模效益和办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突破口。只有合理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适度扩大校均规模,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将规划建设任务与自身财力状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投资效益。(2)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保证,在各级财政努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逐步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合理调度资金,在保障教师工资发放的基础上,保障各项事业发展资金和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