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最大控制(3)
2017-08-29 02:12
导读:(二)发挥资本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资本的目的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作也必须遵循这一,最大限度地实现
(二)发挥资本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资本的目的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作也必须遵循这一,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通过资本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市场机制特别是市场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理论经典作家认为,“资本的本性在于运动”,只有在不断循环和周转中才能实现增值。资本的扩张主要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基本方式实现,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自身的积累而增大,资本集中则是把分散的资本联合成大资本。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以已经存在的并且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配上的变化为前提,它的作用范围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或积累的绝对界限的限制”。正因为如此,通过资本集中,能够迅速地将社会现有资本融合在一起,更快地实现扩张。
从实践来看,发达国家非常善于利用资本集中的方式,他们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组建跨国公司等途径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质量、扩大资本规模,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近两年全球企业购并规模一直保持在3万亿美元,仅去年美国在线与华纳的合并额就高达183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的1/5。相对来说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在资产质量和规模上都无法与他们相抗衡,全国工业500强企业平均规模只相当于世界500强的0.08%,销售收入只相当于他们的1.74%。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资本总额和年销售收入达277和 1800多亿美元,超过了山东省全部国有企业资产的总和。由此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我国国有资产的经营大有潜力可挖。我们在提高国有资产本身的经营效率的同时,大可提高国有资产的吸附能力,充分凝聚闲散的社会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
拥有巨额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的国情之一。如果把国有资产运营好,就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多一个宏观调控优势,反之也可能成为包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经济手段,但又都有局限性。如果通过资产运营实现国有资产最大程度地控制社会资本,其一,可以弥补其他经济调控手段的不足,尤其是能够使投资调控手段更能直接有效地体现和贯彻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对经济自下而上的调节。其二,可以最大程度吸附并发挥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血液”,资本的数量本身会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但如果经济增长所需资金都由国有资本来提供,是不可能的。按山东省目前的情况测算,GDP每增长1%,大约需要新增120亿元的资金支撑。目前支持经济增长的资金来源仍然是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但大量使用银行信贷资金,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经营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加大银行风险,管理不好还会给经济稳定增长造成影响。如果通过运营国有资本,吸附月;导社会资本,就可以避免这些负面效应。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达到了60%左右。其中美国的直接融资约占70%,西欧也在50%左右,其效果都是以较小的自有资本控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而我国尽管国有资产规模庞大,但直接融资比例只有27%左右。另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有经济通过与其他经济成份合资、合作、参股,以及扶持发展集体企业,实际调动或支配着40-50%的集体、外商资本。这个比例不算高,况且还有60%以上的负债率。由此可见,我国国有资产控制社会资本的能力明显不足,自身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这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目前,我国利用外资规模难有大的突破和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要重视发挥国有资产的优势和潜力,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最大限度地吸附社会资本,增强国有资产的杠杆效应。而且,通过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最大控制,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手段,在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本效率较高的特点帮助政府实现多项社会目标,例如提供公共产品、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改善等,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运营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