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并未过热 政策不宜大动
2017-09-08 01:39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经济并未过热 政策不宜大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当
摘要:当前国民正处在由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向由政府和共同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并不存在过热现象。我国经济尚未出现通货膨胀,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消费品价格没有出现普遍上涨趋势;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现实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投资和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化,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弱;部分行业高增长以有效需求为依托,表现为供求两旺;对于供给紧张的行业,一旦市场需求上升,供给有能力作出较快反应,价格上涨和供给不足的局面不难改变。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把就业、再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地位,维护经济的良好势头。 上半年,经济保持了强劲回升势头,尤其是投资、出口、生产和等多项指标增速为近年来最高。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有观点认为投资高增长造成生产资料瓶颈,我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宏观政策导向应避免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实际上正处在由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向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是在实施多年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自主性增强的集中反映,并不存在过热现象。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把就业、再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地位,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物价回升力度看,我国经济尚未出现通货膨胀 经济过热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持续、全面、大幅度上升,是经济供需矛盾最直接、最突出的反映。尽管今年上半年物价水平延续了2002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向上走势,但短期内物价回升力度有限,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生产资料价格等价格先行指标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自2001年5月到2002年10月,生产资料价格一直为负增长。受伊拉克战争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投资增速加快引发中间产品需求增加的,从去年11月开始,原油、钢材、部分有色金属等价格大幅上升,带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并在今年3月份达到最高值8%。随着美伊战争结束及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制裁,国际原油价格逐月下跌,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明显放缓,第二季度3个月的涨幅比3月份分别低0.2、1.9和2.6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一般先行1-3个月,生产资料价格回落预示未来几个月消费价格涨幅会趋慢。 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消费品价格水平没有出现普遍上涨趋势,说明我国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虽有所缓解,但摆脱通货紧缩的基础不稳定,根本谈不上经济过热今年头6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0.6%。其中受非典和蔬菜季节性价格上升的影响,食品价格上涨了2.2%;食品以外的其它7类消费品中只有住房、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这2类价格轻微上涨,涨幅分别为1.4%和1.3%;其他5大类消费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一方面说明即期居民消费需求仍显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工人没有工资谈判能力的情况下,劳动成本增长缓慢,也意味着我国收入不断向资产所有者和经理层集中,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未来消费动力不足。 3、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存在通货紧缩压力,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IMF在2003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货紧缩的报告中指出,1997年以来,35个工业国家和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落在负增长区间的概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日益严重。 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近50%,多数可贸易品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日益严重的条件下,我国可贸易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外资大量流入和高达3400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即使国内出现可贸易品供给不足的局面,也有足够的财力通过扩大进口平抑物价。约束经济扩张的资源限制,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进口来解除。 4、垄断服务行业的改革,减轻了部分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十六大”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打破行业垄断、促进企业间竞争,减轻了垄断行业价格上涨的压力。其中,通讯价格稳中趋降。今后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拉作用不会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