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3)
2014-05-28 02:52
导读:严重的财政赤字是西方各国大规模地推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由。为什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陷入财政危机的境地呢?这与政府职能
严重的财政赤字是西方各国大规模地推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由。为什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陷入财政危机的境地呢?这与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角色转换有着直接关系。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但就政府管①转引自陈晓燕.试论西方官僚制行政模式的演变[D].
西北大学,2003:19.②转引自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5—116.8理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由放任的时期。“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是这一时期的主导
哲学。然而二战之后,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政府职能大规模扩张,政府角色从保护者变为管理者。它不仅要建立和维护市场竞争制度,确立市场活动规则,而且要干预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均衡;不仅要强调市场分配的结果、建立
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进步,而且要利用政府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活动,增强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政府还直接参与市场运行过程,通过向私人企业大量订货、采购而成为一个巨大的需求者。同时,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或者向私人企业参股来生产、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伴随着职能扩张的是政府规模——包括政府机构数量、政府雇员人数和政府开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急剧膨胀。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仍然呈扩张之势。这种扩张既表现在新的管理领域,如环境保护、科技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等,又表现在新的服务职能上,如制订指导性计划、建立经济和市场信息高速通道、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等。上述扩张对西方国家政府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支出还要增加。然而这一时期,经济的不稳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增加财政收入的传统做法一方面是向企业增加税收,另一方面是向公众增加税收。然而向企业增加税收会扼杀社会的经济活力,削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向公众增加税收又会遭到抵制甚至反抗。在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增加、可支出的财政资源有限又无获取新资源的良策的情况下,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之中。正是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的需求,构成了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内在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