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M背景下的公共政策走向(3)
2014-12-20 02:41
导读:2.西方行政学者帕得里夏·格利尔(Patricia· Greer)概括了新公共治理的内涵:公共服务组织的分散化;对公共治理职员实行任期与激励;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生
2.西方行政学者帕得里夏·格利尔(Patricia· Greer)概括了新公共治理的内涵:公共服务组织的分散化;对公共治理职员实行任期与激励;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生产相分离;夸大降低本钱;从重政策转向重治理,注重绩效评估;从程序转向产出的控制与责任机制。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将新公共治理主义界定为: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改善人力资源治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心指导职能。
4.“再造政府”。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作为新公共治理的代表性著作,以为必须“重塑政府”。他们为打造企业型政府提出了十大原则和五大战略: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它们授权给公民,将控制权从官僚制组织转移到社区中;它们在评价各种结构的绩效时,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投进;重新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并赋予其选择权;以目标而非以规则和规定为导向;防止题目的发生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的补救;致力于赚钱而不是花钱;实行分析,引进参与治理;它们宁可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不仅重视提供服务,而且激励所有的部分(公共的、私人的、志愿的)为解决其社区题目付诸行动。
五大战略是: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控制战略—将控制从中心和高层移走;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5.NPM。作为NPM这一名称的首创者英国学者胡德(Hood)则观察到公共行政更多的内部变化。他以为NPM包括了七个要点(199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治理;绩效的明确标准和丈量;格外重视产出的控制;公共部分内由聚合趋向分化;公共部分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对私营部分治理方式的重视;夸大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国内学者关于NPM的阐释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NPM的理论及其研究范式作出概括。陈振明教授以为NPM的理念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夸大职业化的治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战略治理和项目预算;提供回应性服务;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竞争机制的引进;采用私人部分治理方式;治理者与政治家、公众关系的改变。
(三)NPM理论范式与实践特征的基本共叫
综上所述,NPM主要是试图在公共部分引进市场机制,采用私人企业治理的方法,加强竞争和市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倡导治理者的治理。关于它的研究范式和在实践运动中达到的基本共叫,一般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鉴戒私人企业的治理方法。NPM以为,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有好多共性,可以互相学习。私人部分在创新能力、经济、效率、效能等方面都优越于公共部分的治理。因此公共部分要运用私人部分的治理模式和方法如绩效评估、战略治理、顾客至上和结果控制等。
2.公共部分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NPM主张用市场的气力来改革政府,在公共部分引进商场机制,在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之间、公共部分之间展开竞争,以缩小政府规模,进步公***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公共部分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民营化。通过业务合同出租,建立政府与私人部分的伙伴关系。通过市场化来缓解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弥补政府作为公***品和服务唯一供给者的不足,以此来改善政府运行机制,进步政府运行效率。
3.公共服务的顾客取向。NPM以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向其提供服务,政府应该以顾客为取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进步。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而是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消费者和顾客。由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新界定,政府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征求他们的意见,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 4.实行绩效评估。NPM所倡导的绩效评估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公共部分的成就、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本钱效益、顾客满足度、投进产出比率、服务质量等。在实践中采取3E(经济、效率、效能)标准。更加关注公共部分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在公共部分之间营造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