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范式研究论文
2015-12-25 01:00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产品创新范式研究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产品创新范式研究2001-03-13摘要:本文以广义质量理
产品创新范式研究
2001-03-13
摘要:本文以广义质量理念为基础,全面分析了需要的主体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创新的普遍性要求。其后,根据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程度的配合,提出了产品创新的策略矩阵模型。最后,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提出了产品创新的机理和过程范式。产品创新的基础是设计。coyne等人分析了科学与设计的区别。他们以为:科学的目的是通过寻找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而设计则是从直觉出发,应用现有的知识,往获得满足原先直觉的具有完整属性的实体。因此,设计更多地依靠直觉而不是理论。dixon也曾指出,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原理,工程设计的教育和实践变得过分依靠经验、直觉和经历。产品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产品设计,然而由于设计缺乏充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变得随意和困难。因此,产品创新包含很多实践的范畴,它是开发者在已具备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折衷获得解决题目方案的过程。然而任何产品都是满足需要的载体,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产品创新也存在某些原则,尽管这些原则不很系统,但对产品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对需要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质量治理与质量保证:术语》对质量术语下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该条款的注释之一是:需要可以包括,如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环境、经济性和
美学等。而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产品形成过程涉及的供给链可以看出,需要的主体应该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股东和企业外部的供给商、顾客和社会。因此实现质量的标志是,这5种主体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产品或服务是质量的主要载体,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般的产品创新中,顾客需要转化为产品概念(或产品规范)的过程,首先必须应用相应的市场调查技术与方法,如主成份分析法、交会分析法等来实现。但是,对于全新的产品创新来说,顾客和社会对这种未来的新产品没有基本的概念,因此不可能成为产品创新中调查的对象。此时开发职员的创造性和技术轨迹的推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当然,开发职员的创造性和技术推动性也要以满足需要为条件。因此,对需要的系统性探索,可以为产品开发提供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产品创新的普遍性要求
产品创新,终极必然体现为确定产品的属性及其水平配合。然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各种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能在市场众多的商品中脱颖而出的产品,一般都具有差异于其他产品的特性。因此,产品的属性及其水平值,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而确定产品方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
系统工程。但是,产品能够成为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所有产品都要满足上述5个主体尤其是社会和顾客的需要,因此,这些需要是产品创新的普遍性要求。
1.产品创新的一般纬度
iso8402定义的,是一种广义上的质量。它包括时间(如交货期)、质量(狭义)、本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质量的实现在于满足需要。在描述产品质量方面,david提出了产品质量的8个关键纬度。这8个纬度包括产品主要属性的功能、支撑基本功能的辅助特点、可靠性、符合性、寿命期、服务、美学和感觉质量。结合is08402质量术语注释中需要的6个方面和产品创新的各种可能用途研究,以及并行工程(简称ce)的系统性思想,可以将由需要转化来的产品特性指标,继续展开成包含24个创新纬度的产品属性要求。它们是:可靠性、大小、可检测性、美学、服务性、易操纵性、使用环境、功能、外观、安全性、重量、使用本钱、可制造性、复杂性、制造本钱、专利、储存期、包装、品牌、文化、运输、使用期、安装、原料和产品寿命期。
产品创新纬度,可以为产品创新提供较完整的思维空间和开发方向。对照这些创新纬度,一方面开发者不至于遗忘某些要素,从而使开发活动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开发者可以根据本企业的资源条件和竞争产品的情况,确定本企业产品的“卖点”(salespoint),对属于“卖点”的纬度给予特别的关注,从而进步新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