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一)(6)
2016-07-29 01:12
导读:早在三四十年代,邓拓、吕振羽、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已经对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问题有所探讨,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还缺乏系统的论述
早在三四十年代,邓拓、吕振羽、侯外庐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已经对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问题有所探讨,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还缺乏系统的论述[24] 。在五十年代关于“红楼梦”的讨论中,这个问题又被再度提了出来。1955年1月9日,邓拓在人民日报发表《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指出《红楼梦》所反映的18世纪上半期,“当时的中国是处在封建社会开始分解,从封建经济体系内部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 这一观点引起史学工作者的强烈反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迅速成为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讨论的热烈程度不亚于古史分期问题。参加讨论的学者绝大多数肯定中国封建社会中存在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对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资本主义始于何时存在不同看法,部分学者主张唐宋萌芽说[25] 或元代萌芽说[26] ,大多
数学者则主张明清萌芽说[27] ,而且多数又把萌芽开始时间定在明中叶。还有一些学者反对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估计过高或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黎澍《中国的近代始于何时?》《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这一讨论的情况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上下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教研室编,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续集(
南京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三联书店1960年出版)这两部论文集中。这一研究的重要著作,除上文已提到的钱宏、尚钺的著作外,还有傅衣凌的《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尚钺主编的《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等。讨论虽然没有得出各家一致接受的结论,但它推动中国经济史研究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讨论,人们对有关时代、尤其是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和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手、商业、农业等部门发展的状况,都有了比较广泛的材料发掘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时期的断代经济史研究以明清经济史的发展最快,这不能不说在相当程度上是拜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之赐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文革”前十七年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上述重大问题展开的,但并不完全局限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上。在王亚南主持工作的
厦门大学,以傅衣凌、韩国磐为首的史学工作者在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除上面已经提到的外,还有傅衣凌的《明清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1980年),《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7年)、韩国磐的《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等,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的梁方仲,进行与明代田赋制度有密切关系的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的研究,1956年,在完成了《明代的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以后,又致力于大型资料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撰写工作,在汤明檖的参加和帮助下,书稿于1962年完成。[28] 这本书以经过缜密的甄别和整理的丰富的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给经济史研究者以极大的便利。该书出版后,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尚钺在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时,包括经济研究在内的古史研究工作也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培养了一批研究的骨干。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教学和研究的
武汉大学的李剑农,陆续出版了他的《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和《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1959年;1991年彭雨新主持对该书进行校改,以《中国古代经济史》之名分三册重版),这是十七年期间出版的最重要的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不少是与社会经济有关的,其成果反映在《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谷霁光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其研究重点之一,这方面的成果,后来结集为《中国古代经济史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他的名著《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对经济史问题也多所涉及。傅筑夫在南开大学和人民大学
研究生班任教时,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中国经济史研究骨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杨宽的《古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群联出版社195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王毓铨的《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57年),陈述的《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年),戴裔煊的《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张家驹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韦清远的《明代黄册制度》(中华书局1961年),景甦、罗崙的《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29] 、史念海的《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等是本时期出版的与经济史有关的重要著述。孙毓棠在秦汉纺织业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30] 。在经济史方面屡有述作的还有韩连琪、高敏、漆侠、华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