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2)
2017-01-23 01:07
导读:(四)政策倾斜的必然结果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都将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通过政策导向,集聚国内
(四)政策倾斜的必然结果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都将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通过政策导向,集聚国内外的资金注入民族地区,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重塑民族地区的经济格局,真正使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们相信,通过一段时期的集中投入,通过对引入资本的超强运作,民族地区投入产出结构将得以优化,到那时,西部民族地区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民族地区利用外资的效果评价
(一)总量小,地区分布呈现较大差异
1.FDI流量和存量。1993年以来,西部FDI年流入量20亿美元左右,至2000年底,累计达128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仅为5%左右。
2.人均利用FDI规模。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均利用FDI为5~6美元/年,大大低于全国人均36美元/年和中部地区的10美元/年左右。至2000年底,人均累计利用FDI51.6美元,大大低于全国平均276美元和中部的74.5美元。人均FDI规模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左右。
3.每万元GDP吸纳FDI规模。一定区域FDI吸纳适度规模应该与其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相适应。近年来,西部地区每万元GDP吸纳FDI平均12美元左右,低于中部地区的16美元和全国平均62美元左右。至2000年,西部地区每万元GDP吸纳FDI存量为115.6美元,而全国平均为360美元,东部已达536美元,西部地区GDP吸纳FDI量明显偏少。
4.区域分布不均。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高度集中于广西、陕西、四川、重庆四省区市,所占比例高达81.6%,仅广西一地就占36.8%。总体而言,西南地区利用FDI超过西北地区,截止2000年底,西南地区实际利用FDI占西部地区利用FDI总额的75%,大大超过西北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处沿海的广西利用FDI大大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与之相比,利用外资最少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利用外资总额不到4000万美元,占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总额的2%。
中国大学排名 (二)利用外资存在结构性缺陷,产业分布不尽合理
总体而言,目前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较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占绝对优势。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外资投向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次之,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项目较少。第三产业中,房地产、餐饮业占绝对优势。一些较为敏感的领域,如电信、银行、保险,甚至西部地区优势明显的旅游业等服务部门,外商投资微乎其微。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利用外商投资水平位居最后,除云南、新疆因其特色农业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外,其他各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项目技术含量较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占大多数,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则很少。外资主要投向于房地产、轻工、纺织、食品、商业饮食等技术水平较低的一般加工业和服务业。三是外资项目中,大项目少,中小项目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大大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了西部地区外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现实状况。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产业分布状况,符合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密集、技术禀赋较低的实际,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是,投资结构单一,技术含量过低则不利于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没有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和科教产业优势,也不符合国家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的基本政策。
(三)外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外商投资在西部各地区、产业分布的这种高度不平衡性,给西部地区在资本形成,扩大出口和经济增长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从资本形成来看,在1983~1991年间,东部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平均为4.04%,而西部落后地区平均只有0.78%。1992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其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在1992~1999年间,东部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平均已达到19.68%,而西部落后地区仍然停留在东部发达地区80年代的水平,该比重平均只有4.35%。二是从工业产出来看,1999年“三资”工业产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部发达地区为34.1%,而西部地区只有7.4%;“三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东部地区为31.4%,而西部地区只有6.3%。再从商品出口来看,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东部地区为48.9%,而西部地区只有10.7%。从以上可以看到,在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形成、工业产出和出口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繁荣。相反,在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