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3)

2017-01-23 01:07
导读:(四)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还有待提高 通过引进外资,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广大西部作为中国的欠发达地

  (四)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还有待提高
  通过引进外资,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广大西部作为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大量引进外资可由此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诀窍、管理手段等稀缺资源和知识。这等于将发达国家长期积累、高额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存量转移到本国和本地区,获得所谓“溢出效应”(Wang.J.&Bloomstvom.M,1992)。
  Jansen(1995)在对泰国的研究中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水平和出口有着直接而强烈的正的影响,并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率,由此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Athukorala和Menon(1995)发现,在过去20年中,外商直接投资在马来西亚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De Mello(1997)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产出增长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其对国内公司所产生的效率溢出的大小,而这种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产生国内生产报酬递增以及外商投资扩大生产附加值的增加来实现的。
  何洁(2000)对中国各省区FDI的外溢效应进行了严格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利用FDI溢出效应是确定存在的,但远不如其他省份显著。四川(含重庆市)、陕西、甘肃、宁夏、云南、贵州等主要省份外溢效应指数仅为0.065,明显低于其他省份的水平(0.0171)。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西部地区高度国有化的产权结构,低下的市场化程度,落后的技术管理水平和人员流动的单向性(由非外资企业流入外资企业)。
  三、民族地区利用外资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密切,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环境的发展和演变是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有利条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密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其突出地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和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这无疑为发达地区寻求新的投资空间、贸易市场与欠发达地区寻求投资伙伴、发展机会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大大增加欠发达地区新的发展机遇。我国西部地区有可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利用国际国内多个市场、多种资源和资金,多方向、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经济合作,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推进的同时,与之互为因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日益凸现。以降低内部商品与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地区性经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会为西部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会。西部地区尤其是邻近边疆的沿边地带得以与周边国家进行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作为自身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有效途径。
  西部地区与众多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壤,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又大多处在或属于不同的经济区域和区域集团。如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的我国西北地区与独联体中亚国家构成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以东盟国家为主体的我国西南地区参与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目前这些区域的经贸合作和文化技术交流业已起步,并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有效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不容低估的经济增长极。
  2.西部地区的资源与产业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能源、矿产和生物等资源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后备基地。西部地区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各种资源的组合匹配条件较好,具有建成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优越条件。例如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和贵州、云南、青海土地面积占全国58.5%,耕地占全国17.7%,草地占全国的69.3%,待开发土地资源占全国61.5%,地表水资源占全国42.0%,铁矿占全国11.4%,煤矿占全国39。3%等。
上一篇:WTO《政府采购协议》对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