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4)
2017-01-23 01:07
导读: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西部劳动力数量超过2亿人,且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熟练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经过培训,或者沿海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西部劳动力数量超过2亿人,且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熟练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经过培训,或者沿海地区的一部分来自西部的熟练劳动力回流,西部的劳动力优势将得到加强。
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宁夏为例。中药材是宁夏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药材基地建设与产业开发作为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已具备名牌优势。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的枸杞、苦豆子、麻黄、甘草、胡芦巴等大宗药材为主,使中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在中药材的深度开发上,多年来通过与国内著名院所的联合攻关,宁夏已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宁夏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重点建设沙湖、西夏五陵、沙坡头、六盘山等旅游区,开发黄河漂流、沙漠探险、西夏文化、贺兰山岩画等旅游精品,大力引进外资、多元开发,建成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热点。
3.市场优势。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不仅市场潜力巨大,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二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西部地区已经拥有相当可观的现实市场规模。西部地区市场的基本特征是总体需求远未饱和且处于高速成长时期。1978年西部地区GDP约为700亿美元,而2001年达到17800亿元,增长了25倍,实际年均增长8%;人均GDP由1978年的251元增加到2001年的4480元,增长了17倍,实际平均增长6%以上。西部地区近年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FDI将产生积极影响。
西部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有独特的大国优势为依托,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不可避免地形成竞争关系。但与它们相比,西部最大的优势是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庞大而极具潜力的、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更为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西部外商直接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政策优势。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参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扩大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外商投资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的优惠政策。二是扩宽外商投资渠道。在西部地区扩大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的试点,对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可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中外合资企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吸收外商投资。三是鼓励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项目,凡外资比例超过25%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相应待遇,允许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四是改善投资软环境。放宽多种所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简化国内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二)不利因素
1.缺乏有效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股权限制,对外商限制持股比例和中方自有资金不足及融资困难,制约着外商投资。二是投资方式限制,没有规范、开放的产权交易市场,外商难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收购兼并方式进入。三是资金来源限制,鼓励产业资本限制金融资本,如引进风险投资是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式,但现有政策是限制的,既不能或很难进入,又没有退出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难有突破性进展。四是行业限制,目前服务贸易领域的外商投资,因为国家采取的关键行业如银行、保险等先在东部地区“试点”的方针,所以理所当然地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这部分外商投资规模仍然很小。
2.资本获利能力与水平。与东部地区的企业相比,西部地区企业的资本获利能力与水平相对较低。1997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6.92%,产值利税率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1.28。西部省区除云南、西藏外,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为6.90%、3.63%、3.72%、0.21%、4.26%、4.4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甘、青、宁、疆等资金利税率尚达不到全国的一半。当年整体核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亏损。1998年,西部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平均为3.98%,约为东部的68.6%;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平均为4.15元,约为东部的49%;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为29441元,约为东部的88%。要素回报率过低使得外资难以进入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