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6)
2017-01-23 01:07
导读:(五)民族地区利用外资的难点突破 民族地区利用外资总量还很小,效益也不明显,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是,难在何处?深层次的原
(五)民族地区利用外资的难点突破
民族地区利用外资总量还很小,效益也不明显,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是,难在何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突破?这似乎是一个难解的结,很多人认为条件太差,基础薄弱,对外资没有吸引力。这都是引资困难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不高,决策盲目,重引进轻使用,重数量轻效果,甚至在有的地方还存在引进之后不闻不问,吃拿卡要,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不是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事,也没有普遍性,但这样的现象一旦出现,在投资者中就会传播开来,产生一种波及效应,而最终受损害的恰恰是民族地区。
因此,可以认为,在民族地区今后利用外资工作中,要从改革体制和机制入手,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使投资者既能感受到西部民族地区引资的热情,也能体会到其投资的前景,在投资前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行动肯定是迟缓的,我们所要关注的,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蒋芯萍.西部开发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2]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3]刘江.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年鉴(1979~1992)[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4]胡鞍钢.积极吸引外资,加快西部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
[5]段先胜,杨秋梅.外国直接投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殷孟波.西南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杨大楷,刘庆生,刘伟.中级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