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4)
2017-05-12 01:06
导读:基于计量模型1和模型2,我们采用GLS广义最小二乘法,运用横截面的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对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估计,回归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
基于计量模型1和模型2,我们采用GLS广义最小二乘法,运用横截面的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对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估计,回归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分别在表2中给出。
(四)结果分析
模型1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方程调整过的拟合优度(Adjusted R-squared)达到0.908,拟合效果较好,并且各个解释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模型2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方程调整过的拟合优度达到0.909,方程的解释能力较强,各个方程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综合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点实证分析结论。
(1) 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整体性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公共支出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则国内生产总值将变动0.645个百分点。
(2) 对于中国经济,公共支出中的消费性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性支出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则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变动0.577个百分点。然而,公共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常弱的正相关关系, 转移性支出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则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将变动0.078个百分点。 (3) 根据本文的研究框架,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地区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公共支出和劳动部门供给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其中公共支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这也基本验证了前文所提出的三个基本假设。另外,对于回归结果中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出现负相关,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进出口总额相对而言受国际宏观经济、全球市场需求波动和汇率因素影响较大。
四、结 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本文得出的实证检验结论有以下两点政策意义。
第一,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对于当前的中国转型经济,公共支出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还是有较大的作用,尤其是消费性支出。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内需不旺,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投资拉动,而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包括对产品、服务和资本品的消费)恰恰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尽快完成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是中国真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步骤之一。
第二,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并发挥好公共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功能。实证检验结果说明了中国的转移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极弱的正相关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说明了中国经济经历多年连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转移性支出的增长并不明显。而转移性支出恰恰是公共部门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偏高、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事实。
[16] オ
注 释:
①《中国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由于1998年及以后年份,工业统计调查范围由按隶属关系划分,改变为按企业规模划分。因此,《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有过变化,1998以前用的是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为口径的工业产值而没有规模以上口径的工业产值,对于1998以前的PR值,我们以乡及乡以上企业口径的工业产值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