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6)

2017-06-18 01:01
导读:(2)辐射带动成效明显设置开发区的目的是为了引进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发区具有对外开放、吸收引进与对内辐射、联动发展的双重功能。昆

  (2)辐射带动成效明显设置开发区的目的是为了引进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发区具有对外开放、吸收引进与对内辐射、联动发展的双重功能。昆山开发区在发展中,主动与浦东接轨,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与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加强双向联系,办项目、搞配套,接受浦东的辐射,增强对外资项目的吸收能力。1993年昆山开发区在浦东设立办事处,当年,经浦东“传递”而来的海外客商有400多人次,通过洽谈办成了16个项目,合同外资1亿美元,占开发区全年合同外资额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昆山开发区在发展中与周边地区建立了同步开发、协作配套的机制。自1992年以来,已将200多个外商投资项目介绍到周边乡镇的工业小区落户,成为乡镇扩大利用外资的一条重要通道。开发区与乡镇工业小区的联动发展,既提高了开发区自身的配置效率,同时使周边区域通过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增强了区域总体的经济发展能力。
  表2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
  Tab.3MaineconomicindicatorsfortheKunshaneconomicand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rea
年份  工业总产  出口创汇  利税总额  新批外资  实际利
    值(亿元  (万美元  (万元)  项目(个  用外资
    )     )           )     (万美
                            元)
1987   3.1    834   1528      2     8
1988   4.6    2000   2423      2     13
1989   5.1    1152   2255      4    173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990   5.6    2348   3557      5     97
1991   11.7    6500   7568     20    733
1992   21.1   10040   10168     68    4374
1993   30.1   15050   16761     100   12915
1994   45.6   20030   23068     57   25111
1995   65.1   30338   23083     52   32863
1996  100.3   42743   34706     75   37916
1997  130.4   70136   43653     57   35160
1998  157.2   86913   68099     53   37400
1999  185.8   119600   72849     83   33408
2000  253.4   146852  224855     107   38477  资料来源:①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编.昆山开发区十五年(1985~1999).409~410页;
  ②江苏昆山市统计局.昆山统计年鉴(2000).48页。
  5结论
  本研究结合开发区发展的实践,探讨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和发展动力。从研究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目前各级各类开发区已遍及全国,但仍有很多地方热衷于各类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这表明对开发区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特殊的政策作用层面上。从全国来讲,由于各地都设有国家级的开发区,所以这种特殊政策的效力将越来越弱化。所以从各级政府来讲,也不应该把眼光只停留在是否设立开发区,开发区是何种级别,而是应该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否则的话,一味追求批租土地、争上项目,只能造成各种资源配置状况的恶化。而企业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企业不会仅关注于政策层面,而更关注于各类生产要素的时空组合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成长,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对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成效的地区而言,应着眼于区域的可持续经济能力。可持续经济能力不是单纯可以从现有的经济规模大小体现出来的,而在于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及区内企业在产品生产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目前开发区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集中布局的地区,但很多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联系都比较弱,缺少与地方的有效协作。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尽管产出很高、利润很好,但从区域发展的内动力而言,外资企业仍然“游离”于区域之外。所以,应着力强化内外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尤其应强化技术和知识的转移,并通过各种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提高地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的若干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