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学之前提(6)
2017-08-06 06:09
导读:有些时候,只因为是简单的道理,让人不敢轻易地相信它是正确的。还有人就是喜欢把复杂化--我不知道恺撒大帝所遇到的绳结是谁搞出来的。但我知道学
有些时候,只因为是简单的道理,让人不敢轻易地相信它是正确的。还有人就是喜欢把复杂化--我不知道恺撒大帝所遇到的绳结是谁搞出来的。但我知道学上的绳结是谁搞出来的--那就是"数学"这个老夫子。因为经济学家们在经济上越不能自圆其说,越发要依靠高深莫测的数学过日子。
六
也许,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就是因为过分突出了(体力)劳动的价值,不但否定了"资本"在经济过程中--是商品生产的初始条件,起着分配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样也否定了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本家对资源恰当之管理(领导)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我指称为"管理效应"的必然性。这实在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最大的缺憾!使得他所的生产方式里,缺乏了意义上的坚固的经济学基石--缺乏对化大生产的过程发生的初始条件和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效应的研究!
而在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里,同样缺乏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效应"的承认和研究。尽管现代管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仰经济学之"鼻息",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反而证明了管理学在今日社会的日益重要性!正是现代管理学在现实里业已成为现代生产厂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制胜法器,而关门造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却忽略了对其在生产过程里的"管理效应"之研究,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理论上找不到北!
例如,在经济学理论上,无论是西方宏观经济学或是微观经济学,都用所谓的均衡理论来一切!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理论的两大基本前提:
(1) 工资等于劳力之边际产物。
(2) 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之效用适等于该就业量之边际负效用。
这两个个前提实在是凯恩斯等西方经济学理论之圭臬,没有它,一切均衡理论就不会成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可是,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呢?(生产者所得到的)工资无论是在过去、或是在今天,永远也不会等于其劳力之边际产物!这是资本家(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任何一个工厂(资本家)也不会把工厂里所得利润,都用于向工人发工资,而不对工人进行"剥削",从而进行资本积累和新的投资。
正是西方经济学家们由于不能解释马克思所谓的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和剥削之论断,却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护(能够用来"推翻李嘉图-马克思的理论"--凯恩斯语)之目的,把这样的明显谬误说成是真理--因为劳力的边际产物都"发"了工资--所以工人们得到了他们所劳动的一切成果--所以资本家没有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家不仿从均衡边际分析理论的产生背景来看均衡分析是否是一腔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卫道士的口吻。
特别是现代社会,毕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第一社会主义国家里取得了胜利!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都比较珍贵起来,不然的话,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所所抛弃的凯恩斯的裹脚布,用之于我国,很受我国经济学家的拥戴。因为很多人没有注意西方经济学说的这两个前提的是否正确与否。
不过,凯恩斯自己却承认:"设市场与竞争不完全,则工资不等于劳力之边际产物,但在此种情形之下,仍有原则可循: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之效用适等于该就业量之边际负效用。"--既然工资之效用不等于该就业量之边际正效用--也就是说工资之效用不等于该就业量所创造的一切价值产物,那么,一定有部分价值产物没有用于社会工资之分配--而成为了资本家所应该得到的利润!又由于资本家自己不可能把所得利润完全消费掉(注意凯恩斯自己的消费倾向理论!),那么这些利润就当然转化为追逐利率的资本金--投资!很显然,这些资本金并不是用来做善事活动的投资,而是同样为了追逐更多更大的利润而投资;这些投资虽然成为了购买当时的社会商品的货币,但却不是消费行为,而是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用来生产更多的(最终)消费品。这样的生产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循环累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能够避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