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学之前提(8)
2017-08-06 06:09
导读:至于怎样实行赡养,例如,是按一个人对贡献还是按人头实行老人全社会赡养的问题,仅仅是实行的技术细节问题,而不是是否能够实行的问题! 按照以
至于怎样实行赡养,例如,是按一个人对贡献还是按人头实行老人全社会赡养的问题,仅仅是实行的技术细节问题,而不是是否能够实行的问题!
按照以上,我国应该有这样的财政能力和"剩余",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政府的确没有这样的财政能力和"经济剩余"。是什么原因呢?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国有些地方政府的管理不但不能创造和增大效益,反而是萎缩了生产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吃饭财政"!也就是上面所论述的我国存在着过大的社会"管理成本"问题。所以我国的改革就有了目标--在全民社会养老制度下,建立可信的良性的个人社会理性预期,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剔除一些毫无生产性的(臃肿的)政府管理机构部门。特别地,如果把这些怎样"治人"优秀的人才直接转变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生产力的用途--育人或科研,我国可能就步入了社会良性!
(3)、我国以全体青少年为对象的全额免费的九年义务制度是可行的,同样也是必须的。(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已经详细论述了)
(4)、土地私有化是选择发展农村经济政策的首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道路可走。也许,我们早一天把土地私有化,我们的国家就会早一天富强!而农民也会早一天富裕!实际上道理很简单,例如,即使现在仅有四个人的土地,如果能够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带领其他三个人(甚至一个人)来种,一定比四个人把地分了分开种更有效益!这就是生产的管理效应!这也是所谓的规模经济!至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把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合理"地分配的问题。所以,绝不能因为缺乏"合理"分配的公正性制度问题而拒绝使用增加社会财富的可能性方式!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