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2017-08-08 05:1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我国对外贸易
摘 要: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随着国际、国內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注重大力发展高科技、优化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战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进而通过自身努力培育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外贸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对外贸易战略
   
  一、我国比较优势的不适应性
  
  1.我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我国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为继。一是我国许多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品已经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二是工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容量增幅有限,而且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发达国家对我国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四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2.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首先,出口扩张难度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四。我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国家的贸易额,如果仅靠数量的增长,显然是不容易达到的。其次,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我国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因此,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状况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我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会进一步低级化。
  
  二、竞争优势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表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二是同类产业内贸易比例上升。这些现象都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予以说明,于是经济学家们着手建立起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基础的垄断竞争国际贸易理论。在众多新贸易理论流派中,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受到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的高度重视。波特从80年代起陆续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基本因素。辅助因素是指机遇和政府。这些因素在一个国家体系中作用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国不同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研究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90年代以来。波特对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产业集聚(cluster)这一新概念,并把它称为“新竞争经济学”,并指出产业集聚是一个国家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基本途径,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竞争优势理论。
上一篇:论“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