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冲突过程:一个案例研究(3)
2017-08-09 02:39
导读:1)冲突焦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当双方的知识交锋地带是一个复杂问题时,双方的争论通常更为充分而彻底,而且不会轻易地固执己见,一个冲突越复杂
1)冲突焦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当双方的知识交锋地带是一个复杂问题时,双方的争论通常更为充分而彻底,而且不会轻易地固执己见,一个冲突越复杂,越有可能存在一个创造性的转变,因此,知识冲突的良性过程与冲突的复杂性正相关。
2)冲突焦点的重要性,如果冲突的焦点是一个小问题,大家往往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争论,因此冲突过程在良性和恶性问的区分也并不明显,而当问题非常重要时,大家都不会轻易让步,会使冲突更显激烈,这有可能导致双方知识更为彻底的碰撞,也可能带来双方情绪的升级,因此,问题的重要性会放大或缩小冲突的正负影响。
3)组织的冲突处理惯例,如果组织对待冲突的态度一向是开放而积极的,则当事人在冲突过程中的表现也会更加自然和从容,甚至将冲突本身当作一种惯例,有利于知识冲突的良性发展;而如果组织对待冲突是紧张而消极的,则知识冲突恶性轨道的概率大大增加。
4)当事人的彼此依赖程度,如果当事人在工作中彼此高度依赖,那么高度依赖会使得当事人的冲突交互更为频繁,同时由于彼此都离不开对方,因此也会更加仔细地考虑对方的意见,有利于冲突的良性发展;而如果当事人在工作中彼此独立,那容易造成互不卖账。
5)当事人的非正式交流频率,当事人的非正式交流越频繁,舒缓和排除紧张情绪的机会就越多,冲突进入良性轨道的概率就越大。
总体而言,知识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上的差异而非利益、资源、情绪上的冲突,所以,双发还是以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冲突的情况居多,冲突进入良性轨道发展的概率要大于恶性轨道。
2 案例分析
2.1公司背景与面临的危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浙江亚大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亚大股份)是集电子信息、无线通讯、电气传动、变频器等高新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股份企业,亚大在2002年底之前的主要业务来自无线商务话机,绝大部分出售给联通,由此造成亚大对联通很强的依赖性,到了2002年,联通的付费周期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公司资金的周转;同时无线商务话机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最初的不到十家供应商,发展到一百多家,这使得联通的杀价能力越来越强,此外,由于话机质量不稳定,返修率较高,不但占用了亚大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联通颇为不满,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亚大高层认识到必须要寻求一个新的盈利点,但在寻求新的盈利点时,公司的三位高层发生了冲突。
2.2基于知识冲突过程模型的描述与分析
当时亚大的三位高层分别是董事长、副董事长和CEO,董事长是三人中从事经营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商场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他从18岁开始经商,20世纪80年代建立天润织造有限公司,90年代与弟弟组建亚大集团,获得了巨大成功,虽然学历不高,但在商场身经百战,积累了丰富的难以言说的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知识,多年的经历使他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在本案中称呼为李董,副董事长是李董的弟弟,一名高级工程师,也是浙江跨世纪人才库的一员,90年代曾到意大利工作过一段时间,回国后不久成立贺普公司,生产无线商务话机,最后与兄长合股,一同组建亚大集团,副董事长拥有典型的专家型知识(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富有进取和冒险精神,在本案中称呼为李工,CEO陈总是一名职业经理人,80年代出国后在某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曾担任多家公司的管理顾问以及管理课程的讲师,具有国际视野和超前的经营理念,他所具备的知识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在本案中称呼为陈总。
这三人显然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但由于三人背景和经历均有较大差异,特别是知识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公司新盈利点的不同看法。
1)第一轮知识冲突,李董由于缺乏技术知识,而这恰好造成了他对技术寄予厚望,同时再加上多年做产品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公司最好能研制出一种质量稳定的新一代通讯产品,以产品来打市场,使亚大摆脱困境,李工本人是技术专家,他深知亚大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来开发这样一种产品,更好的方式应该是代理别人的产品,或者代理基站等等,这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而陈总因为有着深厚的海外背景,经营理念比较前卫,他认为中国企业要靠高科技产品做市场会面临巨大的考验,不要说能否开发出新产品,就算开发出新产品,也很难与国外大公司竞争,所以本土企业更应从服务入手,以服务来形成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服务也蕴含着更多的利润空间,由于意见相差极大,知识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