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认识

2017-12-07 05:3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认识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毕业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70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
毕业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70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以及它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学术界酝酿出来的,是西方政治界首先加以肯定的。1972
年,当西方社会还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集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为科学家、企业管理家、社会活动家的努力,探讨人类发展的困境,写出《增长的极限》一书。书中向世人警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是无止境的,人类的发展终将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这是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而“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89年5月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是西方学术界酝酿出来的,西方政治界首先加以肯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西方学术界和政治界,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的需要,是属于当代世界文明成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基本战略。1999年开始,每年中央都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上,而且还反映在人口素质上。文盲和半文盲还占一定比例。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有限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我国已经开发的资源有限,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特别是人均占有量少,在许多方面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多,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需求压力,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口的超负荷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探索取,导致了大量植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土地荒漠化,使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我国的大气污染一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上升趋势,许多大城市长期烟雾弥漫。由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过快,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我国目前是世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对待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上必须进行根本改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唯一的必然的和迫切的选择。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协调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我国人口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压力。尽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绩显著,但人口压力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会不断加大。人口数量的继续增大,对资源的需求会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会更大,从而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为此,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健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加强计划生育人群权益保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的关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国家。要解决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海洋、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求。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
(三)改善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少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抓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
总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强领导,综合决策。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时,免受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之苦。  

    上一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