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内容提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度化处于消解(9)

2013-05-21 01:16
导读:但总体来说,章氏还是秉承进化主义的观点,将宗教看作是古代人愚昧无知的信仰,他在〈驳建立孔教议〉中开篇就说:“近世有倡孔教会者,余窃谓其怪

但总体来说,章氏还是秉承进化主义的观点,将宗教看作是古代人愚昧无知的信仰,他在〈驳建立孔教议〉中开篇就说:“近世有倡孔教会者,余窃谓其怪妄。宗教至鄙,有太古愚民行之,而后终已不废者,徒以拂俗难行,非故葆爱严重也。”[70]他说中国本无宗教,孔子也是主张道德教化而不是宗教,不能“见耶苏、路德之法,渐入域中,乃欲建树孔教以相抗衡。”孔子只是一个教育家,将他拜为教主,就好像木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匠拜鲁班为师,只是行业崇拜而已。他说不语怪力乱神,“故以德化,则非孔子所专;以宗教,则为孔子之所弃。今忘其所以当尊,而以不当尊者奉之,适足以玷阙里之堂,污泰山之迹耳。”[71]

不过无论是将看成宗教还是一种世俗化的思想体系,在近代中国都不单纯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在救国的主题下的不同的思考路径,这是理解康章之间的争论的关键。“其实,有关‘儒家是否为一宗教’的论争,不过是代表儒家圣化或世俗化的两种倾向;一种要将孔孟神格化,将儒家建构为一个宗教系统,以便于更有效地维系与;另一种取向则要将孔孟视为一理性的、的社会改革者。而这两种取向共同的终极关怀,既非儒家,亦非宗教,而是国家。”[72]

章太炎是清末明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所以他的观点会影响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知识者。比方说,北京大学可以说是民国初年中术思想的风向标,“当时的北大,……在学术路线上,我想是受着太炎学派的影响,好好精读《章氏丛书》,尤其是《检论》一类的文章后,就使部受西洋学术的影响,必能跳出‘经生’的圈子。”[73]后来新运动的许多代表人物,都直接受到过章太炎的影响,鲁迅、钱玄同等是其中的代表。黎锦熙在钱玄同先生的传记中说:“今文大师(康有为)先生,要把孔教当作宗教,要把孔子当作教主来崇拜,说一切真的经书都是孔子创作的;古文大师章太炎先生直把孔子当作‘史学家’看待,顶多再带了些‘家’的臭味,孔子的最大成绩是在整理了许多故书旧史(经)……钱先生在这一点上,受他老师的影响最深,所以到了民七,就一拳打翻‘孔家店’(这不是说孔子要不得,乃是说二千年来籍着孔子的招牌来开店作买卖的就非打翻不可)。”[74]

后来成为疑古运动代表人物的顾颉刚也受到章太炎立场的影响。民国二年(1913年)章太炎在北京化石桥的共和党本部开国学会讲学,当时正值袁世凯尊孔,所以章便在墙上贴了这样一则告示:“余主讲国学会,踵门来学之士亦云不少。本会本以开通智识,昌大国性为宗,与宗教绝对不能相混。其已入孔教会而复愿入本会者,须先脱离孔教会,庶免熏莸杂糅之病。; 章炳麟白。”

据当时参加这个讲学的顾颉刚回忆:“他了:先说宗教和学问的地位的冲突,又说现在提倡孔教的人是别有用心的。又举了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等今文家发的种种怪诞不经之说。他们如何解‘耶稣’为父亲复生,如何解‘墨者巨子’即十字架,如何解‘君子之道斯为美’为俄罗斯一变至美利坚;他们的思想如何起源于董仲舒,如何想通经致用,又如何妄造了孔子的奇迹,硬捧他做教主。”显然章的讲演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因为顾颉刚“听了这些话真气极了,想不到今文家竟是这样的妄人!”所以“愿意随从太炎先生之风”[75]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最终导致了是孔教运动的失败,那么章太炎可以算作是是重要的奠基者。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 梁启超:《康南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15-16页,中国广播出版社,1997年。

[2] 可参看康晓光:《文化主义论纲》,载《战略与》,2003年第2期。

[3] 黄进兴说:“康氏虽然反对耶教,另方面却以耶教为孔教更革的蓝图,其运思模式并不脱‘思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窠臼”。载黄进兴:《圣贤与圣徒》,51-52页。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

[4] 陈宝箴:《奏釐正学术造就人才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载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358页。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

[5]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1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6] 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3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7] 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八辑,台北,1983年6月。

[8] 康有为:《答朱蓉生书》,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81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9]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载谢遐龄编选《变法以致太平:康有为文选》,283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10]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29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1]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291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2] 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29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 廖中翼:《康有为第二次来桂讲学概况》,见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267-269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当时的活动主要是模仿基督教。“光绪二十三年(1893年)学会林立,桂林的圣学会,每逢庚子拜经,‘每七日行一礼拜’,长沙的南学会,讲堂设孔子位,‘开讲之日,官绅一体行礼。’徐勤主持的日本横滨大通学校,以‘尊教’为办学宗旨之一,‘立孔子像,复七日来复之仪,作尊圣之歌,行拜谒之礼,使朝夕讽诵,咸与教泽。’”见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112页,上海书店,1998。

[14] 《国闻报》,第185号

[15]民族主义的含义很丰富,本文采用伯林对民族主义的说法:“我所谓民族主义,是指更为明确、在意识形态上更重要也更危险的东西,即这样一种信念:首先,人们属于某个特殊的人群,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其他群体;组成群体的个人特征是由该群体的特征所塑造的,离开群体便无从理解,因此对它的定义要根据共同的疆域、风俗、、记忆、信念、、及宗教的表达、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等,有人还加上了遗传、血缘关系、人种特征;正是这些因素塑造了人类,塑造了他们的目的和他们的价值。” 冯克利译,伯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40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16] 可参看黄克武:《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载《国立师范大学学报》,第十二期。

[1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4。

上一篇:; 摘要: 本文围绕着《周易》经传中关于“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