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性启蒙与自我的解放——“性博士”张竞生与五(7)

2014-09-13 03:35
导读:(21)参考Thomas Laqueur,Making Sex: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to Freu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2)张氏写道:“……故善用神交法者,

(21)参考Thomas Laqueur,Making Sex: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to Freu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2)张氏写道:“……故善用神交法者,无往而不得到‘意通’的真义……则为他不用劳形疲神于泄精的耗费,而能得此游神于六合的妙境……”《美的人生观》,页103。
(23)《美的人生观》,页101。
(24)见《沟沿通信之二》,《晨报副刊》,1925,8月27日。
(25)见《沟沿通信之二》。
(26)参考注(22)。
(27)见陈漱渝,页73;亦可参考范基平,页3。据范氏表示,《生活周刊》销到五万册是以后的事。《新文化》出到第六期就停刊了。
(28)按同性恋或自恋情节等在二、三○年代有许多讨论,例如《新文化》第六期(1927年9月)就有一篇谢瑟翻译霭理斯的《女学生的同性爱》;潘光旦的《中同性恋举例》(1931)收于潘于1934年起所翻译的霭理斯著《性心》,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版,页516—47。按潘氏曾于1924年在《妇女杂志》10卷11号发表《冯小青考》,冯女自恋的倾向。小说也有描写同性恋的,如沈从文的《虎雏》(1931),郁达夫的《她是一个弱女子》(1932)等。
(29)《茫茫夜》见《郁达夫文集》,香港三联书店,卷1,页130。
(30)郁达夫小说里写的是作者和书名。
(31)《郁达夫文集》卷1,页308。
(32)《冲积期化石、飞絮、苔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页338。
(33)例如强调感官色欲的刺激,灵与肉的挣扎,男主角因纵欲过度而形体枯萎、脸色惨白、神经衰弱、甚至咯血、得肺痨等等。
(34)小说中的女主角郑秀岳是双性恋者,故事中她的身体和心智成为两种不同意识型态的战场,象征中国被不同的强权和意识型态所瓜分。参考拙作《郁达夫小说中的弱女子形象》。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22年3月2日。亦可参考拙作"Eros and Self-Liberation A Study of the Notorious Dr.Sex and May Fourth Erotic Fiction."a Paper delivered at the Conference on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March 20—22 .1992.U.C.L.A.)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5)参考李欧梵《新感觉派小说选》,页3。
(36)以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文化史》为例,在一千两百余页的篇幅中,张竞生的名字从未出现。此书为史全生主编,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37)有关沈从文的乌托邦理念较详细的分析,可参考拙著:《超越写实》,联泾出版公司,1993。
(38)有关巴金的无政府主义乌托邦理念,亦可参考同上著作。
(39)夏志清认为苗族故事“与现实几乎毫无关系”,并攻讦沈从文“过于迷恋‘牧歌境界’与对事实不负责任的态度”。见《中国现代小说史》,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页217。英文版于1961初版。
(40)同注(37)。
(41)见《沈从文文集》,香港三联书店,1983,卷11,页50—51:“比如近二十年来谈解放,在男女关系重造问题上,中层阶级知识分子对于这个问题取予之际所感到的困难,以及填补生命空虚的,就无不可归纳成三五个公式。……社会中那个性的道德的成见,最初本随同鬼神迷信而来,却比迷更顽固十分,在人类生活中支配一切。教徒都能娶妻生子的今日,二千年前僧侣对于两性关系所抱有的原人恐怖感、以及由恐怖感而变质产生的kē@①欲不净观,却与社会上某种不健康习惯相结合,形成一种顽固而残忍的势力,滞塞人性作正常。近代史上阴谋权术的广范,阿谀卑鄙所形成的风气的浸透,即无不可见出有性的错综问题在其间作祟。”
(42)《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7,页213。
上一篇:文化批评与“两个东方”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