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鲁迅、周作人“五四”前后人生择取的歧异(3)

2015-07-12 01:15
导读:国人的陋相在经历启蒙思潮后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向我对面走来,嘴里哼着什么曲调,一直过去了。我睡在家里的时候,他又在墙外的院子里,放起双


国人的陋相在经历启蒙思潮后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向我对面走来,嘴里哼着什么曲调,一直过去了。我睡在家里的时候,他又在墙外的院子里,放起双响的爆竹。”⑦面对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双重悲剧,面对“荒原上许多足迹”,周作人“只是睁了眼望着,站在歧路的中间”。此时,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沙漠上式的寂寞”引起兄弟二人的强烈共鸣,强化了他们对现存生命形态的不满,激发了他们对理想生活形态的思考与追求。“我是怎样一个怯弱的人呵,这时我想:假使我是一个歌人,我的声音怕要销沉了罢。”鲁迅已深感到“沉默”中死亡的恐惧,竭力挖掘反抗的生命“活泉”来滋润沙漠上的枯寂,要“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周作人同样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缺乏的,的确是心灵上的润泽”,因而在他看来“仙人掌似的外粗厉而内腴润的生活是我们唯一的路,即使近于现在为世诟病的隐逸。”他所选择的路在寂寞的感知中几乎要定下来了。鲁迅却一直在尽力摆脱吕纬甫同路者的阴影。《在酒楼上》进行的是自我的两面,结尾处有意凸显了叙述者“我”,“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在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好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爽快……”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一种从窒息潮湿的地方走出来,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气的畅快,因为“我”的方向是同吕纬甫相反的。这样的意念在《孤独者》中强化着,“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来,……我的心境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另外寻一条路,鲁迅将沿着这生路走向何方?



绝望的抗战与默然的退隐寻路中,鲁迅一度陷入虚无。“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现实之中竟找不到实有的依托,想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的暗夜的袭来”,“但盾后面依然是空虚的暗夜”。他所真实感受到的“这路的尽头,尽是虚无,神和魔的战斗谁胜,地狱照旧是地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然而,正如林毓生先生所指出的,“鲁迅的虚无并不是对生活没有任何信仰,感受不到任何强制和约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他虽然也在黑暗的虚无感中寻找生活的意义而进行着激烈的内心争斗,但却总要受到一种拯救国家、唤醒人民的义务的束缚。”⑧鲁迅竭力挣扎以图除去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他宣告人生的无意义,是因为他太渴望人生的意义了。正是他始终抱守那一点对人生的确信,而人生又不容确信,才产生了虚无,当他换一个角度来打量人生,便有了这样清醒的思考: “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遭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信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择一条是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在歧路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过去,姑且在刺丛里走走。”⑨在刺丛里走走,这正是鲁迅面坚“穷途”的选择。希望早已不在,前面也确实看不到路,但还有陷身“穷途”的强烈感觉,这种感受正是鲁迅的精神支点。他无意借文学逃避对世俗的绝望,而更多的是“忘却”,“忘却”的结果却使他能够更专注地审视世俗,更深切地感受黑暗。“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绝望抗战”。“做一世的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五四”时便产生了的思想到此时已获得了对现实思考后的升华,鲁迅决意肩住的不仅是“黑暗”,还有“绝望”。在鲁迅的心理天平上,和民众比什么都重要,他可以绝望,却不能够失去社会的支撑。他耳旁始终响着一个声音,“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踏刺丛,走下去,不回转,这正是鲁迅的选择,他正是“在绝望的反抗中创造了生命的意义”。⑩“我要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经历了太多失望的周作人要走哪一条路呢?早在20年代初他就公开称要“依了自己的倾向”,去种“自己的园地”,要从“五四”时他扮演角色的面具后走出来,去修自己的“胜业”。如果那时还可看作是寂寞之中玩味潜伏的悲哀的话,当兄弟失和幻灭了周作人看取世界的最后一点亮色时,他便决意推卸了“有益社会”的“著者的义务”,“只想缓缓地走着,看好路的风景,听人家谈论,尽量地享受这些应得的苦和乐”,他开始告别过去,去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路并很快得出结论:“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地简单地生活,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微妙地美地生活,又是一法,二者之外别无道路。” 这时他已把反抗的生活之路排出了选择项。虽然“五四”呐喊的因子不会完全褪尽,偶经外部事件的触发他仍会战斗。1925年女师大风潮时,他就曾再度宣称:“我的思想又回到民族主义上来了”。但那只是为“个人生存起见主张民族主义”,他的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保持个人的思想和独立和个体生命的自由。因此,他很快退出,以显示其宽容。对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格———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弃之如敝帚,仅仅是因为他面对了“穷途”。他提倡平和冲淡,提倡闲适,“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平庸。”
上一篇:从《老子》看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三重归属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