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的(3)
2013-07-21 01:06
导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普遍的价值选择。为了消除科技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技术依赖等负面后果,确保全球可持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普遍的价值选择。为了消除科技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技术依赖等负面后果,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 由知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
社会学家等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指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们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1998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早在20世纪7O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尝试,美国社会在提出了“责任公民” 的概念之后,又开始实践“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把尊重和责任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学校必须教授基础知识之外的这类课程。
(二) 从个人因素的角度出发,在生涯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责任意识,树立职业理想增强生涯教育中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责任意识,形成完善的责任主体人格。大学生择业是学生结束了学生时代向职业人转型的过程;是学生完成了近20年的学习积累,体现个人价值,蓄势待发的瞬间;是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挑起建设国家重任的时候;也正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弱经受社会考验、体现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成果的一刻。学生即将结束求学时代,贯穿于高校教育全过程的生涯教育是学校发挥教育职能的最后一环,完善强
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时代的责任感具化为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其在踏上社会之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将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生涯教育中应开展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身处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了解自我,找准定位,认识社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肩负的社会责任。这将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人才资源现状,优化国家的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市场的良性循环。
三、渠道的拓展:通过志愿者服务培养
社会责任意识的再思考在连续7年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参与热情在高涨,参与面也在逐步扩大,逐年提升的报名人数说明了这些抢手的高素质人才并未完全被市场化的就业趋势所左右,面对高薪和优越环境的吸引,他们依然清楚地意识到肩负的使命,心存理想,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上海某重点高校便出现了博士生志愿者的身影,并把自己的博士
研究方向直接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利用所学真正地在西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现自身价值。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为代表的志愿者服务作为生涯发展教育中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在大学生生涯教育中注入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满足青年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高质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涯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广泛,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帮助学生创造有目标的人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爱” (1earning to love),爱与被爱是人类生存之必需,要从自知与知人开始,进而爱己、爱人、助己、助人,在自我完善与实现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从而缔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I生涯教育的教育理念说到底还是一种人格培养,从这个角度讲,生涯教育本身就应该涵盖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相关内容, 同样应该融入德育的理念。但我国高校的生涯教育T作近几年才刚刚起步,仍有相当部分高校尚停留在就业安置阶段,仅从事务性的角度人手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技巧性的指导,这是远远不够的,生涯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内容板块同样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更丰富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