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 通过对中职教师攻读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

2013-10-22 01:05
导读:硕士毕业论文论文论文,摘要: 通过对中职教师攻读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通过对中职教师攻读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发现,

  摘要: 通过对中职教师攻读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发现, 目前, 我国此类硕士的培养基本符合此类硕士教育的设置原则, 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需求, 但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过程不到位、缺少适用于培养此类硕士的教材和参考书、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加强培养单位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 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并且要严把教育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关键词: 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培养现状; 调查; 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 于2001 年率先在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13 所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的17 个专业中开展。在2001 年13 所试点学校基础上, 2004 年国务院学位办又增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学校, 使试点学校增加到29 所, 试点专业达84 个。这一项目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准则, 以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为重点, 以培养中青年专业课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目标, 旨在建立一支具有职教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 是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跨世纪专业带头人的有效途径, 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教育的现状( 下文将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为中职教育教育硕士) , 探讨该学位设置模式的合理性问题, 笔者于2004 年10 月至2006 年12 月, 对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的研究生院( 处/部) 主管中职教育教育硕士的负责人、中职教育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在读硕士、已的此类硕士、此类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旨在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问卷组成
  调查所用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牵涉问题有: 此类硕士教育总体状况评价、教材及课程学习、、培养条件、管理工作及社会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能力、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问题等。
  二、样本采集
  本次调查抽取了29 所试点培养单位中的15 所。所调查的15 所院校中, 研究生院( 处/部) 主管此类硕士的负责人15 人, 院系主管此类硕士教育的负责人26 人, 此类教育硕士指导教师78 人, 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76 人, 已毕业学生220 人, 在读学生685 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100 份, 调查问卷共收回1 078 份, 其中有效问卷1 065 份, 有效率达96.82%。
  三、调查的基本结果
  ( 一) 教育质量的评价此类教育硕士教育的总体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问卷首先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 培养机构( 高校研究生院/处/部) 主管此类硕士的负责人、院系主管此类教育硕士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对当前此类教育硕士教育质量的认识基本一致, 大多数培养机构负责人( 66.7%) 、院系负责人( 65.4%) 和指导教师( 79.5%) 认为当前此类教育硕士总体质量一般, 有20.0%的机构负责人、23.1%院系主管负责人和11.5%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高; 13.3%的机构负责人、11.5%的院系负责人和9.0%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低。由此可以看出, 在对此类教育硕士的评价上, 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认识存在差异。尽管当前人们对其质量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不论是培养机构负责人还是指导教师, 大多数都对此类教育硕士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乐观的态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 二) 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对此类教育硕士的招收规模调查结果表明, 各培养学校在此类教育硕士生人数上差距较大。在被调查的15 所培养院校中, 最多的拥有175 人, 最少的仅有21 人。对于是否迅速扩大招生规模问题, 培养机构负责人均认为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教育在发展规模上不宜过快, 应保持适度的规模。

上一篇:在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