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2)

2013-06-02 01:01
导读:虽然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半途夭折了,并且本身也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这场改革还是很有意义的,它是我国解放以后语文教育部门直接领导下第一

虽然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半途“夭折”了,并且本身也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这场改革还是很有意义的,它是我国解放以后语文教育部门直接领导下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改革试验,它第一次提出了汉语文学分科的理论和方案,这在我国语文教学科学化道路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并且,对“文学教育”复兴时期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修改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们当今旨在弘扬“人文精神”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1955年大纲中提出,文学作品的体裁不仅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包括富有文学风趣的论文等,将文学教育的内容从四大文学体裁扩展至了除四大体裁之外的富有文学风趣的实用文体,语文教材的编排也体现出了这一指导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文学观。遗憾的是,虽然这一时期“文学教育”地位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在其内涵上囿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文学教育”仍停留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及文学知识的教学上,大纲未提及文学鉴赏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文学鉴赏也未受到重视。
1.1.2  1958—1976年:文学教育的“厄运”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潮在全国各行各业泛滥开来。语文教学领域,也未能幸免。这一时期,语文教学贯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强调“紧跟形势,联系实际”,语文教学基本上等同于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基本上被取消了。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了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认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1963年,在大讨论的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大纲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进行了阐述。在这套大纲中,开篇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好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引用这段话,意在说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大纲》接着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科“工具”论的确定,影响了以后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在这段时间内,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便受到冷落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大纲》在明确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又阐明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目的中,没有提及有关“文学教育”方面的内容。另外,大纲还要求“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这对于以前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法,起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把文学教育打入了“冷宫”。
1963年的教学大纲,较好地指导了今后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遗憾的是,《大纲》十分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文学教育未受到重视。
1.1.3  1976—2000年:文学教育的复兴
“十年”动乱结束后,迎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各行业的拨乱反正,使曾是“文化大革命”重灾区的教育战线,也从困惑中复苏,开始探索新生之路。历史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语文教育也逐步步入正轨,文学教育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文学教育的复兴,最初是在语文教材中体现出来的。1982年的初中语文课本《阅读》前言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984年编写,1985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文学读本》的说明也指出:“指导学生认真精读一部分典范的文学作品,并结合各种练习,教会学生文学鉴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培养他们文学鉴赏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说明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鉴赏”的概念。
另外,从语文教学大纲的阐述中也可以看出文学教育的逐渐加强。1986年12月,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了正式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是初高中“综合本”,总性质及目的是合写的,教学要求、内容及教材内容是分开阐述的。初中部分未提“文学教育”,高中提到了“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文学史的一些常识”。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中,提到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一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文学知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和“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有了一些突破和新意,在教学目的中,大纲指出:“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时,文学鉴赏能力成为高中生应当具备的几种语文能力之一。《大纲》中还明确要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并且把“文学鉴赏常识”、“文学发展常识”和“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常识”纳入培养的基础知识系列。从这些阐述可以看出,1996年的大纲与以往大纲相比,文学教育得到了加强,文学鉴赏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则明确提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多处提到了与“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基本知识”;“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等。教学设备中要求“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数据,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此外,《大纲》还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可见,初级中学的“文学教育”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而《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有关“文学教育”的内容提到了六处:“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期刊和其它读物,不少于300万字”;“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另外,“教学评估”也有新的规定,如“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等。这些新规定对促进文学教育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设备”的要求中,也与初中教学大纲一样,“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数据,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同样,也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上一篇:沈从文创作初期文化阐释视阈:自我抒写外部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