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5)

2013-06-02 01:01
导读:1.2.3大文学教育的内容观 我们提倡的大文学教育观在体裁上由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向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及文化作品扩展,因此,在内容

1.2.3 “大文学教育”的内容观
我们提倡的“大文学教育”观在体裁上由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向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及文化作品扩展,因此,在内容上不仅包括一般认为的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更突出了文学作品及非文学作品中文学化语言的教育,总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有关中国文学发展、成就的教育
“文学是人类存在的诗意栖居之地,是我们生命的家园,是人为了自身的全面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另一个价值世界。”[9]在这里,有作家的真情流露,有人间的哀乐悲喜,有世态冷暖炎凉。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更是积淀了一批又一批富含民族风格的凝重而又珍贵的精神财富,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才子,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熟悉、喜爱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崇敬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作家。这样可使他们整体认识中国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到它的价值,并有利于他们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语文课中有关文学发展概况及其成就的教育,是借助教材进行的,内容既包括古典的、近代的,也包括现代和当代的。它们依托于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五彩纷呈的文学形象及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时代和作家本人来更加准确地把握和鉴赏作品,并定期为学生勾勒中国文学某一阶段的发展大系,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另外,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成就和著名作家的介绍也应是“大文学教育”中的内容,因为任何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是世界人民可以学习、吸取的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有关外国文学发展、成就的教育,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对中、外作品作合理的比较,体会各自的特点、优势,感悟相互联系,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有关文艺理论知识的教育
文学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以理论知识作为铺垫,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文艺理论知识的教育,是文学教育,更是“大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教材几乎包容了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作品的各种模式。这些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是以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思想、情感的读物,但其语言表达方式、素材处理手段、艺术加工特点等都是各有千秋,个性化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因此,教师应利用文学性较浓的文章作为教学的“范例”,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定义、创造技巧、创作特征等诠释和讲析给学生,并教给他们一般的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可能使学生在进行其它作品的阅读时,采取“对位”阅读的方法,获取作品中艺术形式及文学语言内存载的内容信息(有关事实、思想、情感的信息),并在“解读”过程中发现、选取鉴赏点,从而进入深层阅读阶段,理解、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因此,有关文艺理论知识的教育,不仅是“大文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重要手段。
有关文艺理论知识的教育,要教给学生一般的阅读和鉴赏知识,比如文本的“召唤结构”、读者的“期待视野”等等。另外,还应教给学生在阅读不同文学形式时所涉及到的独特的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在讲析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典型情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典型情感,是诗词创作中所必备的特征,它既是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具有鲜明的情感共性。情感的独特性表现为诗人的个体具象,情感共性表现为社会生活的群体抽象。也就是说在诗人情感个性的表现中,蕴含着人的共同心理情绪,这种心理情绪可以超越时空、地域、阶级的限制,沟通人们深层心理、触动人们内心情感的人生真谛,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以晏珠的《浣溪沙》为例: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就词人来说,词中似轻风浮云般的伤感惆怅之情,是他个性化的情感体现,揭示了词人独特的心理内容。然而,在这其中又包融着一种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引起人们对往事、经历的联想和感叹:感叹时光如流、人生短暂,美好时日在恍惚中匆匆逝去,这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深层心理。在人生旅途中,有多少失意?多少惆怅?人们经常会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不由自主的心态,会陷入“似曾相识”的依稀如梦的境界。虽然这首词本身反映的是晏殊个人的闲愁,但是它对于宇宙人生的沉思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如果给学生经过这样的讲析,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一定会更深一层。而且可以以此为例,去理解、感悟其它的作品。
3.发挥课文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艺术性很强的优秀的作品,其中所渗透的情感,所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伦理道德力量对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观的形成有强大的影响,这是其他任何课程的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应通过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浩然正气,为开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为战胜艰难险阻和可能遭受的暴风骤雨而自立成材和无私奉献;培养他们文明的气质,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10]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通过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真挚自然的感情和浓郁感人的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刘国正曾说:“单是使学生认识我国有许多文学大师和文学巨著(列入世界文学的前列毫无愧色),就足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1]更不用说深蕴其中的几千年积淀的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精髓。当我们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会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所感叹;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会为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而由衷敬佩——千百年来,许多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家、为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艰难和困苦中也不忘积极进取。无怪乎蔡元培先生说:“艺术者,超于生死之上,而自成兴趣。故欲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非艺术不为功。”[12]可见,发挥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对于青少年一代高尚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是卓越的。
上一篇:沈从文创作初期文化阐释视阈:自我抒写外部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