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2013-06-02 01:01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nb

语文教育“大文学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

    回顾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语文教育历史,其中就“文学教育”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辉煌”到“低谷”,再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而今天,我们针对复兴后的“文学教育”存在的缺陷,提出“大文学教育”的观点,希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大文学教育”,来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1.1从“文学教育”到“大文学教育”

1.1.1  1951——1957年:文学教育的“辉煌”
建国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语文教材思想性比较强,在当时,这发挥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但是,由于语文知识教学和训练的要求不明确,加上编排上又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它越来越不能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广大教师迫切要求进行教材和教法改革。
1951年3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胡乔木同志明确提到:“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着特别混乱的现象,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文学教育分开”,由此首次提出了语言文学分科的设想。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批准正式决定中小学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决定出台后,文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文学教材的编写也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1955年7月,以教育部的名义印行了第一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及《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以后又历经修订。其中《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规定高中文学教学的任务是:一、指导学生依据文学史的系统学习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指导学生学习外国的某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二、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性的文学论文。结合所有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讲授一些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结合中国文学作品教学讲授系统的中国文学史基本知识;三、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和文学论文的时候,指导学生熟悉文学作品语言,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文学史各主要阶段的作品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确地描述客观事物和表达比较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著作的初步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学生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扩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在完成以上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大纲规定的文学教学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作品和结合作品讲授的系统的中国文学史基本知识)、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等。文学作品包括各种体裁,有诗歌、小说和戏剧,有各种形式的散文和富有文学风趣的论文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文学教学大纲编订的同时,文学教材的编写也加紧地进行着。《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由张毕来、蔡超尘、王微编写;《高级中学文学课本》由张毕来、蔡超尘编写,叶圣陶、吴伯箫、朱文叔校。《初中文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我国民间口头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以苏联为主的外国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常识。初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叙述客观事物的能力,逐渐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并且对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对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初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比较复杂事物的能力,藉以开拓学生的思想领域”,“使学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大致的了解”;初三年级“除了继续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还要比较系统地介绍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使学生对各种体裁的特点获得基本知识。”《高中文学课本》一、二年级按我国文学史分期,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第二学期学习唐、宋文学作品;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元、明、清文学作品,第二学期学习“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高三年级原拟学习批判现实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作品,但课本还未编出,便被宣告停止实施。
教材在选文方面,强调多选用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体裁多种多样(见下表)。所选课文长课较多,平均每篇字数为6590左右,万字以上的有3篇,最长的达38000字,初中第一册就有上万字的文章。[3]
 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寓言 其它 议论 总计
初中 篇数 33 35 57 5 6 24 / 160
 百分比 20.63% 21.88% 35.63% 3.13% 3.75% 15.% / 100%
高中 篇  数 20 17 17 3 / 5 9 71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百分比 28.17% 23.94% 23.94% 4.23% / 7.04% 12.86% 100%
备注 根据修订本统计,“其它”栏系文学理论和文学常识
随着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文学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教学得到加强,特别是《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出台,及文学教材的相继出版,语文科的文学教育达到了“辉煌”时期。
但是,正如叶圣陶副部长所反复强调的,“语言文学分科教学,在我国普通教育里还是开创性的事情,我们在工作里会碰到许多思想上的障碍,会碰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4]分科教学全面推开以后,由于大纲、教材本身的缺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如文学教材所选课文长、文字深、篇数多,对学生掌握的作品及文学史知识要求偏高,脱离了中学教学的实际;强调了文学教学,但是忽视了一般读写能力的培养及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文的学习和训练;由于教材分量重,内容深,加上时间太紧,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造成了上课“赶进度”、“满堂灌”和“囫囵吞枣”的不良现象等。再加上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开始后,关于语言教学问题的讨论逐渐被转到对汉语、文学分科指导思想的批判上来。因此,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改革受到了很大的阻力。1956年7月到12月,教育部与国务院文教办三次发出精简指示,1957年,教育部决定停止使用高中文学课本的第一、二册,对第三册换上了一批现代文,1958年,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停止,各地重新使用合编的课本。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从1955年秋季开始试教,1956年全面实施,到1958年“夭折”,前后仅仅几年的时间。从此,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学教育跌入了“低谷”。
上一篇:沈从文创作初期文化阐释视阈:自我抒写外部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