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作为存在之显现的“大道”研究(2)

2013-06-17 01:05
导读:大道赋予终有一死的人以栖留之所,使终有一死的人居于其本质之中而能够成为说话者。如果我们把法则理解为那种让一切在本己中在场并且归于其范围的

“大道赋予终有一死的人以栖留之所,使终有一死的人居于其本质之中而能够成为说话者。如果我们把法则理解为那种让一切在本己中在场并且归于其范围的东西的聚集,那么,大道便是一切法则中最质朴、最温柔的法则,但大道不是那种无所不在地凌驾于我们之上的规范意义上的法则,不是什么对某个过程起调控作用的规定。”[23](P222) 海德格尔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同样也反对在人之上再设一个外于人的统摄万物的规则,他认为这样就会使世界成为两极,互相之间产生分裂与对抗,从而造成诗意生存的失落。所以,这里的“大道”,它虽然被命名为一种规则,但它其实不是与人相分离的,相反,它就在人的生活当中,就在人的“存在于世”的生存论结构里,因而它是“最质朴最温柔”的法则,这与我们对于老子的道的解释有相通之处:“‘道’为宇宙规律。这种规律主要为:自然无为,相反相成,返本复初等。”[26](P32)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我们文化里的道不具有神的色彩,神不在其中,而海德格尔却为神在大道之运行中留了一席之地;(2)海德格尔不是对外在自然而是从大道对人的居有中来论述的。大道携带永恒的宇宙之火从而照亮(Er—äugen)了人的本质,从而居有终有一死的人,它使终有一死的人归本于那种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去的允诺给在道说中的人的东西。作为倾听于道的人归本于道说,这种归本(Vereigung)把人之本质释放到其本己之中,进入自身的敞开领域,从而作为说者亦即道说者的人对道说作出应答。大道居有人,使人进入为大道本身的需用之中。所以作为居有(Eignen)的显示(Zeigen)成道着,大道乃是使道说达乎语言的开辟道路(Be-wëgung)。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大道实在是“非有非无,非无非有”的,这对于求知者来说是不明确的,对于生活中的人来说也是模糊不清的。既然它在一切之中,那么它必然要以某种方式运转,必然要以某种显在形态呈现给人们。大道的演化、运转的方式是“成道”:“有所带来的居有(Eignen)使作为道示(Zeige)的道说(Sage)在其显示中活动,此种居有可谓成道(Ereignen)。它给出澄明的敞开之境。在场者能够入于澄明而持存,不在场者能够出于澄明而逃逸并在隐匿中保持存留。”[23](P220)成道这样一种居有之运动使道由隐至显,从万物之后而入于万物之当前,成道的显现形态为道说,“作为显示,基于大道的道说乃是最本己的成道(Ereignen)方式。这话听起来宛若一个陈述句。如若我们一味地审听之,那么它就并不道说那有待思的事情。道说乃大道说话的方式。此所谓方式(Weise)并不像模式(modus)和样式(Art)那样……即吟唱着道说的歌。” [23](P228)大道是“唯恍唯惚”的,我们不能从其直接源头截获它,而只能在其可以把捉的形态来趋迫之,虽然道说同样是不可以通达的,但通过对它的沉思,或许我们能于其中寻获某条道路,竟而使得我们能经验于语言中的大道和道说。

第三节  成道方式——“道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对于道说的经验,海德格尔是从词源学的考察中开始的,“道说(sagen)在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中叫sagan,意思就是显示(zeigen):让显现(erscheinen  lassen),既澄明着又遮蔽着之际开放亦即端呈出我们所谓的世界。澄明着和遮蔽着之际把世界端呈出来,这乃是道说的本质所在。”“道说意谓:显示,让显现、让看的听。”[23](P166,214)这就是说,道说完全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着的语言,而是一种本真的说,在这种说之中,我们的世界被端呈出来,被澄明的和被遮蔽的东西各归于其应得之所。道说作为一种显示,存在于向我们招呼的一切东西中,在同我们照面的被讨论者和被说者中,在向我们说出自身的东西中,在期待我们的未被说者中,同样,也在我们所作的一切说中,它运作于其中,让在场者显现,让不在场者隐匿。道说并非对显现者所作的事后追加的语言表达,其实,一切闪现和显露都基于显示着的道说。道说把在场者释放到它的当下在场中,把不在场者禁囿在它的当下不在场中。道说贯通并且嵌合澄明之自由境界(das  Freie  der  Lichtung);澄明必然寻找一切闪现,离弃一切隐失,任何在场和不在场都必然入于澄明而自行显示,自行诉说(sich  einsagen),在其本身那里自行显示并以其本己方式而栖留。
以上仅从词源学方面的探索显然是不足以开启道说本身的,道说之为道说的明了必须进入对“切近”的有所澄明。然则,什么是“切近”呢?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的探索,意在把我们带向一种可能性,让我们在语言上取得一种经验。“经验某事意味着:在途中,在一条道路上去获得某事。从某事上取得一种经验意谓:这个某事——我们为了获得它而正在通向它的途中——关涉于我们本身、与我们照面、要求我们,因为它把我们转变而达乎其本身。”[23](P145)要使语言关涉于我们并使我们自己进入语言之本质的敞开领域,我们就需要进入“地带”,在这地带中,人才可能倾听大道之说并使之达乎人言,“在思中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论题,而倒是有地带——之所以叫它地带,是因为它为那种为思而给出的要思的东西提供地域,也即把后者开放出来。思行进在地带之道路上,从而栖留于地带中。”[23](P146)这个地带是“场地”,是基础,它的存在为为思的东西的开放提供了可能性。就如同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提到的世界与大地争执所提的裂隙一样,这是一个敞开领域,在其中敞开性赋予一切入于其中者以存在并照亮其存在。但它还不仅止于此,它还具有更其深远的意义:“这个地带决定大地和天空成其为世界地带(Weltgegenden),因为它使大地和天空,深处涌动和高远的力量相互遭遇。”[23](P174)它如同海德格尔“神圣谱系”里的诸神,传递着最为高远的神圣的消息,使得大地与天空相遇从而各自深处的力量在相互争执而又入于对方的亲密性中成其本质。地带之为地带,乃是有其特性的,“约略说来,地带作为逆反的东西(das  Gegnende)乃是有所开放的澄明,在其中被照明者与自行遮蔽者同时进入敞开的自由之中。地带之开放和掩蔽是那种开辟道路的运动,这种开辟道路的运动(Be-wëgung)产生出那些归属于地带的道路。”[23](P164)这个“有所开放的澄明”的地带,即是切近:“……实际上是进入那种规定着近邻关系的本真的开辟道路之中。这就是切近。”[23](P176)切近作为这样一个地带,“本身必定以道说(Sage)的方式运作。这样,切近与道说就应该是同一的。”“而那个把诗与思共同带入近邻关系中的切近(Nähe),我们称之为道说。”[23](P169,166)由此可知,地带即切近,切近即道说,是大道运行的方式,中成道。而且“在近邻关系中起作用的切近是无赖于那种被视为参数的空间和时间的。”[23](P177)无赖于时空而具有自身源始的时空,这正是“神圣谱系”中之诸神的特征,切近-道说的这一特性,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观点。
上一篇:分析南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与殖民入侵前的历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