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冬 夜
雪花在窗外轻轻拂场,
晚祷的钟声悠悠鸣响,
屋子已准备完好
餐桌上为众人摆下了盛筵。
只有少量漫游者,
从幽暗路径走向大门。
金光闪烁的恩惠之树
吮吸着大地中的寒露。
漫游者静静地跨进;
痛苦已把门槛化成石头。
在清澄光华的照映中
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海德格尔认为,诗的第一节命名物:“雪花”、“钟声”、“盛筵”等,“命名在召唤(Das Nennen ruft)。这种召唤把它所召唤的东西带到近旁。”[23](P10)当然,这种带到近旁并非是把被召唤者本身带来,召唤唤向远处(die Fere),在那里被召唤者作为尚不在场者而逗留。通过唤来先前未被召唤者的在场被带到近旁。在召唤中被召唤的到达之位置(der Ort der Ankunft)是一种隐蔽入不在场中的在场。“命名着的召唤令物进入这种到达。这种令(Heissen)乃是邀请(Einladen)。”[23](P11)它邀请物,使物之为物与人相关涉。以此而深入言之,落雪把人带入暮色苍茫的天空之下。同时,晚祷钟声的鸣响把终有一死的人带到神面前。而屋子和桌子把人与大地结合起来。这些被命名的物,也即被召唤的物,把天、地、神、人四方聚集于自身。这四方乃是一种源始统一的并存。物让四方之四重整体(das Geviert der Vier)栖留于自身。这种聚集着的让栖留(Verweilen-lassen)便是物之物化(das Dingen der Dinge)。也就是“不仅是构成四重性的四者,而且还有它所庇护的事物均处于自由的状态,并一直被带到自身。”[27](P138)在物之物化中栖留的天、地、神、人的统一的四重整体(Geviert)我们称为世界。作为四重性的世界不是用形而上学的方式设想为全部存在者或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观念世界。它既不是自然和历史的世俗化的天地,也不是神学中已驾轻就熟的那种创世,甚至也不是《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意义的整体,而是天、地、神、人互相映照的一种相映成趣的游戏。海德格尔说:“四重性的统一整体是是四方游戏(Vierung)……。作为使之突然发生的相映成趣的游戏的十字交叉处,是在单一中互相衬托者的游戏。十字交叉处的存在是世界的游戏。世界相映成趣的游戏是使之突然发生的轮舞(das Reigen des Ereignens)。” [28](P214-215)天、地、神、人并不是彼此分开的,而是处在一个源始的统一体中。四者中的每一个都反映了其余三者,并在这种突然发生中到达其最本己的存在之中。由此,第一节诗不仅命名物,而且命名世界,物展开世界并逗留于世界之中。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第二节诗把世界带向物。金光闪烁的恩惠之树深深扎根于大地。树因此茁壮而茂盛,向着天空之祈祷开启自身。树之耸立得到了召唤,它同时测度着茁壮成长的狂热和滋养活力的宁静。大地的滞缓生长和天空的慷慨恩赐同属一体。“在闪着金色光芒的树中凝聚着天、地、神、人四方的运作。这四方统一的四重整体就是世界。这时,我们不再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来使用‘世界’一词。它既不是指世俗所见的包括自然和历史的宇宙,也不是指神学上所说的上帝造物(mundus),也并不单单指在场者整体。” [23](P13)这一节诗专门令世界到来,它们唤来世界之四重整体,并因此把世界唤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