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2)
2013-07-16 01:04
导读:从整体上看,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政治现代发展平稳:土著权力系统日益完备,各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村社的权力机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备,各国
从整体上看,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政治现代发展平稳:土著权力系统日益完备,各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村社的权力机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备,各国顺应时代发展,完善宪法法律,作为人们行动的规范;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南太平洋各岛国,存在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乃至无政党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主要的政党达11个之多;过去人们对氏族和村庄的忠诚已越来越被民族国家的归属感所取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平民日益走出村庄,参与到国家和政治事务中来,通过政党和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日益广泛地参与政治活动。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政治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但这种发展也是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艰苦求索和不稳定,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两难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统权威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传统权威向现代权威转型,民主政治在体制上的固化,不仅仅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和必然要求。这种矛盾尤其体现在一些殖民前存在较深厚、较有实力的传统权力中心的地区。这种权力中心在殖民时代被保持下来并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如汤加、西萨摩亚、斐济传统土著政治精英在政治上享有较稳定的政治合法性,并在国家的独立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国家的代表。独立后,国家政权完全落入传统土著精英手中,但他们抱着一种“自我扩张和保持自己权势及威望的强烈取向。”[48](P4)他们不以实现民族或社会的整合去促进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为政治目标,相反,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成为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他们常常利用阶级的、种族的、社会的分裂来宣传自己的合法性,寻求社会民众对自己的政治权威的认可。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全体公民在选择政府时享有法律赋予的政治平等,传统政治权威企图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民主政治则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合法性。因为“现代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其特征是,以社会的外在力量(如神、理性)来使统治者合法化的传统在衰弱”,从而产生了矛盾。[49](P4)在南太平洋许多国家中,传统政治权威与民主政治之间的争战成为了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例如斐济,传统政治权威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较量尤其激烈。从殖民时期开始,以东部酋长制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权威长期保持其合法性,居于统治地位。甚至在独立后的将近二十年中,传统权威中心代表联盟党一直把持国家政权。但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当各种群体和阶层被引向较统一而共同的制度和社会中心,并且开始冲击中心制度及社会的象征领域时,他们的自给自足性和封闭性便土崩瓦解了。”[50](13)代表全国各阶层各种族利益的工党崛起,意味着民主政治从政权上发动对传统权威的进攻。从1987年—2000年共发生了三次军人政变,都是传统权威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较量。尽管工党在选举中掌权,在政变中下台,民主政治一再受挫。但历史事实证明,现代化的进程一旦开始,从长远的角度看,就是不可逆转的进程。[51](p23)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任何事情,尽管从表面上看可能是逆转或倒退─例如军事政变、种族斗争、革命战争等,几乎都成了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组成部份。[52](p657)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二)难以整合的多元社会
政治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的整合。“推动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有效地动员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动员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支持又是首要因素。”[53](p26) “在一个由相互迥异的宗教、社会、种族背景人民组成的社会中,整合也是困难重重的”。[54](p119)南太平洋各岛国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出现一些难以整合的社会因素,同样归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种族冲突、地域分歧是突出的表现。
1、种族冲突
种族问题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现代化能否顺利发展;能否成功妥善地处理好种族与民族问题,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提供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在南太平洋岛国中,种族问题同样十分严重。该地区面积虽然不大,但种族众多该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有美拉尼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等。欧洲殖民者来到后,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居民种族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殖民者大量移入,并从亚洲劫掠大批劳工到此开垦。在各岛狭小的地域上,土著人、欧洲人、印度族人、华人等种族混杂而居。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由多个不同种族组成,存在大量的非本土人口,他们在各方面基本上带有洋人的特点,在社会上居于上层地位。(种族类别见下表)在瓦努阿图,当地人即瓦努阿图人占人口总数的94%,欧洲人3%,其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本土人口的种族类别(1961年6月)
人种 巴布亚 新几内亚 合计
欧洲人 8,260 11,702 19,962
非欧洲人:纯血华侨 24 2,295 2,319
其他 82 250 332
混血: 中国人 26 508 534
其他亚洲人① 294 156 450
中国大学排名 巴布亚人② 764 363 1,127
其他 344 262 606
非欧洲人合计 1,534 3,834 5,368
所有人种合计 9,794 15,536 25,330
①包括巴来人。 ②包括新几内亚人。
资料来源: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政府统计局:《季度统计摘要》第27期,1966年3月出版(Quarterly Sitnmary of Statistics, NO.27, March 1966, Bureau of Statistics, Koneclobu).
他太平洋岛人1%,其他民族(主要是华人和越南人)占2%。[55](p156)在斐济,由于大量印度籍契约劳工的输入,除了一些人数较少的外来人口,在国内存在两大相对立的种族—土著斐济人和印度族斐济人,甚至于印度族斐济人口总数超过了土著人,其中土著人约占45%,印度族斐济人约占50%。在南太平洋各国社会中,除了土著人与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土著人不同部落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种族问题成为南太地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顽疾,例如在斐济自1987年以来的三次军事政变,2000年所罗门群岛的军事政变,[56]p21-22其根本的原因都是激化了由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问题,而引发的现实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