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4)

2013-07-16 01:04
导读:西萨摩亚1.64亿1,0007,000万4,665万 汤 加1.5亿1,5906,000万2,482万 具体数据来源:任海平编著《各国综合国力 排行榜 》,大洋洲国家综合国力评介。 (

西萨摩亚 1.64亿 1,000 7,000万 4,665万 
汤  加 1.5亿 1,590 6,000万 2,482万 
具体数据来源:任海平编著《各国综合国力排行榜》,大洋洲国家综合国力评介。
(二)经济现代化困境
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但发展的基础还在于经济增长,就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说,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加快经济增长。但由于长期的落后,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严重的障碍与制约因素,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有经济增长而无发展;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跨国资本的垄断与民族经济一体化遭破坏;企业家阶级难产;早消费社会或“特权消费社会”出现;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地区差别等。这些危机与问题是和迟发展国家相联系的,是迟发现代化的“通病”。[65](p13)南太平洋地区也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对该地区经济现代化所面临的较严重的问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畸形;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严重依赖。
1、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在全球化的国际体系中,南太平洋地区处于世界的最边缘。然而,南太平洋地区不同国家,乃至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其融入资本主义全球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从经济整体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形态,一个是传统经济,另一个是现代经济 。传统经济主要是传统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活动维持大多数人口的生活,许多村庄是自给自足的,或略有盈余用于贸易。现代经济主要是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相联系的经济,它代表了经济现代发展的方向和希望。从综合国力强弱来看,各国间综合国力相差较大,甚至很大。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所罗门群岛分属一、二、三层次,第四个层次有瓦努阿图、西萨摩亚、汤加、基里巴斯。第五层次有瑙鲁、图瓦卢。[66](p274-275)从一国内部来看,地区差别明显存在不同,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很不平衡,尤其是外国人和本土人在收入分配上不平等,1976年一次调查表明,1205多外国人受雇于所罗门群岛的公司或企业,占所有公司或企业雇员的5.3%,世界银行的调查发现全国30%的利润流向外国公司和外国人。[67](p248)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至80年代,许多传统经济地区仍十分落后,人们生活在贫穷困苦,许多农民除了拥有基本的铁制农具及少量衣物外,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工业产品。[68](p222)但生活在都市及城郊的许多人,他们卷入现代经济生活中,工业产品是他们的日用生活必需品,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过着与欧洲中产阶级相似的生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经济结构畸形──依赖单一产品或初级产品
单一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某几种甚至只有一种农产品或矿业原料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一种畸形经济结构。它固然与某些国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独立以前大都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在殖民时代,殖民地的发展完全受宗主国控制。为剥削和掠夺殖民地,宗主国往往根据殖民地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强迫殖民地种植某种农作物,或开采某种矿产,出口到宗主国以换取当地所需的其他生活用品。于是殖民地形成单一经济结构,这使它们在经济上严重依附宗主国。[69](p61)在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单一经济仍很普遍,由此产生的依附性也并不罕见,从而影响第三世界的经济现代化的正常发展。
在南太平洋各岛国中,在殖民时代的种植园中大量种植的可可、椰子、蔗糖等经济作物,至今仍是各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250美元,遥遥领先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但其主要仍是依靠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糖业是斐济经济的支柱,包括甘蔗的种植业和加工工业,它是斐济的主要出口产品,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外贸收入的20%。[70](p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矿物质,木材,咖啡、棕榈油,可可和干椰子肉;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基里巴斯主要依赖鱼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瑙鲁经济为单一的开采和出口磷酸盐。单一经济结构在南太平洋各岛国中普遍存在。虽然单一经济在某些特定时期也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经济繁荣。然而,要想依靠这种畸形经济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产品如椰子、可可、庶糖在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价格波动很大,从而使国家的经济变得很不稳定。当某种主要作物丰收或国际市场价格上扬时,国内经济就会出现短暂的繁荣;而歉收或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经济便会陷入低谷。这种以单一经济来维持经济发展的做法,只会加深本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其后果通常是:当薄弱的经济基础受到国际市场上不利因素的冲击时,国家经济就不可避免地隐入困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是殖民主义对当地无限制的开发以及世界日益整体化给该地区带来的严重问题。对地区矿产资源无节制的开发,是导致许多地方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瑙鲁、大洋岛等地,这一问题已十分严峻。瑙鲁是一孤岛,国土面积24平方千米,全岛屿3/5的地面覆盖着厚达6~10米的磷矿。从1906年开始,德国在此开采磷酸盐。1942-1945年被日军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由澳、英、新共管。西方势力长期以来在岛上大量开采磷酸盐。独立后,瑙鲁形成一种主要依靠磷酸盐开采和出口的单一经济。磷酸盐收入颇丰,加之瑙鲁人口较少,人均年收入上万美元,居世界前列。但收入高并不能说明瑙鲁的现代化取得了成功。相反,伴随着磷酸盐的长期开采,该国的地理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开采过磷酸盐的土地,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既不适宜居住,也不能耕种。如何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或是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成为了独立后瑙鲁政府考虑的焦点。瑙鲁在独立后有两个重要的基本问题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与大片土地被开采后失去利用价值的状况密切相关。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恢复这些土地的生产价值;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没有妥善的办法来恢复开采过的土地的生产使用价值,那么瑙鲁人将如何解决迁居的问题[71](p266)。岛上的磷酸盐终有一天会枯竭,因而瑙鲁不可能无限期地依赖磷酸盐这单一矿产资源。培育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新兴的企业部门,逐步使瑙鲁人掌握多种谋生新技能,同样是瑙鲁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全面的,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建立起来。此外,瑙鲁的环境问题不仅是对瑙鲁政府提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挑战。在这样一个彼此互相依存和联系的世界里,地球资源,尤其是某些特殊的矿产资源,不仅仅是一国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球性的。因而全球合作,尤其是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重要。
上一篇: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化,突出重工业的核心地位 下一篇: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