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练习活动与思维活动的(3)

2014-01-31 01:07
导读: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精读课堂练习中体现的思维活动 问卷的思维种类分析反映了,最多有5种思维活动(记忆、、运用、分析、综合),最少也有两种思维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精读课堂练习中体现的思维活动
  问卷的思维种类分析反映了,最多有5种思维活动(记忆、、运用、分析、综合),最少也有两种思维活动(记忆翻译)被学生做出选择。虽然练习中所体现的思维活动呈多样性,但绝大多数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都小于3,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所运用的思维活动不会超过三种,部分练习中的思维活动甚至不超过两种。
  其次,记忆和翻译类思维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练习中。这表明信息内思维活动,即低级思维活动是完成各练习的基础。此外作为高级思维范畴中的运用类思维活动也普遍体现在众多的练习中。其他的高级思维活动如发现、分析、综合,只出现在较少的几个练习中,而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即评价在任何练习中均未被学生做出选择。因此,根据Waters的观点,目前这两套教材的精读练习能较大程度的促成学生的学习行为,但由于后三种思维活动的缺乏,它们很难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2.思维活动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本研究用练习的有效性程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认为有效性平均值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表3,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高(3.73),同时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也为最高(3.58);朗读/背诵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低(1.61),其思维种类平均值也为最低(1.18)。表4中,中翻英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高(3.75),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为3,仅次于最高值(3.27);课文结构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低(2.08),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仅为1.62,稍高于最低值1.57。此外,本研究对各练习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做了相关性分析,表3和表4最后一行相关性值显示,各练习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之间呈正相关,除了表3中的写作练习以及表4中,的结构和中翻英练习以外,其他练习的上述正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O.05)。因此,从总体上而言,在每一个练习中,选择思维活动越多的学生就越有可能认同该练习的有效性,即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越好。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是,上述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表3中的课文理解和课文概要两个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都比较低,分别为1.61和1.77,而它们对应的有效性都比较高,分别为3.25和3.13。同样,表4中的课文内容提问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仅为1.57,而它的有效性也比较高,为3.11。上述数据说明,绝大多生在做上述课文理解类练习时,运用的思维活动不会超过两种,但他们普遍认为这类练习比较有效。这是因为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外,学生的个性、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学习行为(Littlewood,1998)。很多受采访的学生认为,课文理解类的练习比较有趣,能考察以及帮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更多的学生认为这类练习的针对性比较强,是四六级的主要题型之一,因此,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他们认同这类练习的主要原因。

  3.从认知学角度而言,这些课堂练习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
  首先,表3中的朗读/背诵练习是新视野精读练习中最不受欢迎的。很多学生认为,这类练习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几乎没有太多的意义。与此相似的练习出现在全新版的语感培养部分,不同的是,这部分练习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还提供了大量体裁多样的语篇,供学生理解和欣赏。
  与前者相比,它体现的思维种类均值和有效性均值都相对较高,这说明学生比较偏爱通过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来提高语感而不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新视野的这部分练习可以借鉴全新版的模式,加入一些短小精悍的语篇段落,促进学生的更高层次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两套教材中的词汇类练习(其中新视野包含词汇、搭配、构词)都比较受学生欢迎,采访中,很多学生表达了对此类练习的喜爱,认为这些练习能通过简单而直接的形式,考验学生对课文中词汇等表达方式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然而,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各种类型的词汇练习,但是在日常的书面或口头表达中,却经常想不到运用新学的词汇,因此自己的水平总是停滞不进。”学生的疑问是有道理的,仔细分析两套教材的词汇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词汇练习非常传统,都是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即已经设定好若干的句子,只要把相应的词或短语以正确的形式填人即可。虽然这些练习鼓励学生通过词汇的运用来加强记忆和理解,但因为词汇所运用的(句子)已完全设定好,所以这类练习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因而他们对词汇产生的记忆是短暂的,理解也是局限的。因此,在词汇练习中,除了上述传统的练习形式,建议可以加入其他多种练习形式,如词语比划(要求学生通过情景表演来展示词语的含义)、用词造句(用给定的词或短语写出自己的句子)、故事接龙(每个学生完成故事的一部分,其中必须用到指定的词或短语)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必定会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运用更多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达到学习以及巩固学习的双重目的。

上一篇:关于构建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