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分,《说文》:“别也。”动词,平声。(文韵问韵》:“分剂。”名词,去声。
观,《说文》:“谛视也。”动词,平声。《广韵换韵》:“楼观。”名词,去声。
现代同样用声调来区别词性:
丧,读阴平调为名词,“丧事”;读去声调为动词,“丧命”。
冠,读阴平调为名词,“衣冠”;读去声调为动词,“冠名权”。
磨,读阳平调为动词,“磨刀”;读去声调为名词,“磨盘”。
担,读阳平调为动词,“担水”;读去声调为数量词,“一担水”。
(二)汉语元音长短的辨义功能
汉语普通话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义不常见。但在某些方言里却存在。比如大新粤方言:
(三)汉语轻声的辨义功能
汉语的重音现象不如突出,但作为非重音形式的轻声也会对其它语音特征、语法结构和语义信息产生深远的影响。汉语是以单音和双音节词为主的,重音的作用远不如英语重要,然而普通话语音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即轻声词频繁出现。汉语普通话有以“轻声”为特点的区别意义的重位。轻声音位用在汉语中一般采用声调的零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