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7.58
2.08
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的意愿越来越弱,一方面是与企业害怕因盈利预测与事实不符而遭遇诉讼有关,另一方面要做出准确的盈利预测需要耗费相当的成本,难度较大。
3. 自愿性披露质量不高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但数量不足,其可靠性也不尽如人意,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以盈利预测为例,根据刘进、傅晓霞的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完成情况如下:
表7-2 2000-2002年度初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完成情况表 (统计标准:利润总额)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90%以下
18.7%
26.66%
16.67%
90%-100%
31.71%
36.67%
50%
100%以上
49.59%
36.67%
33.33%
注 :项目比率为:实际完成数额 / 预测数额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其余各项比率为:符合该项目的上市公司数量 / 当年披露盈利预测的公司数量
除了可靠性低外,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明显的“报喜不报忧”的情形,仅披露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对坏消息却默不做声。有的公司甚至披露一些没有充分可行度的信息,希望借助投资者的人气助其成功的诱导性信息。
此外,很多自愿披露的内容往往比较空洞,含糊其辞,流于形式。例如在展望企业未来发展时,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之类的语句敷衍搪塞,玩弄文字游戏,而事实上传递的信息有用性不高。
4. 一些绩优企业开始加大自愿性披露力度
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性披露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业绩优秀的大型上市公司已经日益意识到自愿性披露的重要性,在年报中自愿性披露的内容也日益增多。以中国石化2005年和2006年的年报为例,中石化连续两年详细披露了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获得的专利数目以及实现工业化的工艺,这些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详细披露了其健康安全环境计划,展示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005年,中石化第一次在年报中披露了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方面的信息:公司重点开展高层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三年总部共组织各类培训五千多人次,建立完善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类人才队伍的开发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前瞻性指标,中石化的自愿披露向投资者展示了其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